高考语文复习:奇妙的对联.ppt
《高考语文复习:奇妙的对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奇妙的对联.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年卡,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奇妙的对联,2004年全国各地 15套高考试卷中有7套含有撰写对 联的题目,另一套出现涉及对联知识的题目。可以说,这是2004年高考试题的亮点之一,考后媒体和大家好评如潮。对联试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必须加强针对性的复习。,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
2、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神荼,郁垒,对联的起源,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秦琼,尉迟恭,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中华第一联,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3、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发展,子 孙 贤 族 将 大 兄 弟 睦 家 之 肥,请看下面对联,归纳对联特点,上联:拳打南山猛虎 下联:脚踢北海蛟龙 上联: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 下联: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对联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除外。 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
4、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谐讽联,对不住,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春晖盈大地平平平仄仄 下联:正气满乾坤仄仄仄平平 (全国卷),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
5、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必须直写竖贴,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岁月峥嵘须奋斗,年华潇洒莫蹉跎,才成志立,正对 反对 串对,按形式分类,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瑞雪片片兆丰年 腊梅点点报新春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 坚持实事求是
6、态度 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直登朱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小试牛刀,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
7、对(一副五分),2、把下列各句中的四句组成两副对联,注意上下联顺序。(10分) 茶鼎夜烹千古雪 云抹三峨日夜浮 四时烟雨半山云 花影晨动九天风 两树梅花一勺水,【对联练习配对】,/,3、评改对联(5分),上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 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补充对联(5分),5、改写对联(10分)。,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复习:奇妙的对联 高考 语文 复习 奇妙 对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