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1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1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1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目的和前提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上图书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比较黑塞和王佐良经历的异同;2.比较文章内容、写法的异同;3.比较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主旨的异同,感受他们对阅读文化的共同追求。黑塞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
2、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王佐良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作家对比 赫尔曼黑塞,是享誉世界的作家和诗人。获得多个文学奖。对德国文学、中国古典哲学等深有研究。 王佐良,是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两位作家对中外文学都有涉猎。文章内容对比 读书:目的和前提主要讲述了读书的目的是获得教养,读书的前提是爱和兴趣,并举了自己少年读书经历和成年后的读书经历。少年读书经历是为了说明读书的爱和兴趣的前提,成年的读书经历是为了说明读书获得教养的目的。 上图书馆主要讲述了
3、作者四次上图书馆的经历。文章内容对比 读书以讲述道理为目的; 上图书馆以记述经历为主; 读书中的经历主要是自己阅读世界文学的经历,如配有格兰威尔引人入胜插图的鲁宾逊漂流记,以及两巨册1830年出版的四开的一千零一夜的德译本,同样配有插图,还有大量中国典籍。 上图书馆阅读的书籍也是外国文学原典。 读书强调了爱和兴趣的重要; 上图书馆第一次上图书馆的经历也是兴趣、好奇心的驱使。品读相通处 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读书:目的和前提 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
4、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上图书馆 黑塞用议论,王佐良用记叙,都表明了兴趣对人早期阅读的重要。写作手法的对比 读书以说理、记叙为主,描写很少(少年在祖父巨大藏书室阅读的场景)。 上图书馆以记叙、描写、抒情为主。 读书有对比衬托,印度禁欲和僧侣式的修行与中国的精神修养对比衬托。 上图书馆有中学的中外老师与公书林的对比衬托。 读书没有引用 上图书馆有首尾两处引用,一个是引入话题,一个是升华主旨。写作缘由读书针对当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