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1 诗歌的语言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高考语文讲解古代诗歌鉴赏,1.诗歌的语言,鉴赏诗词语言,就是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词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词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词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
2、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明确“软”字在诗中的意义与用法。 明确用法。 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效果。,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题型一 鉴赏“炼字”,题型一 鉴赏“炼字” 1掌握答题方法“找”“描”“析” (1)“找”:寻找关键字“诗眼”或极富表现力的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数词、颜色词等)。 (2)“描”: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 (3)
3、“析”: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 2掌握答题范式 这个字(词)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
4、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抓切入点:结合题目,可抓住“巧”这个切入点。 用字与用词之巧。 内容与结构之巧。,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题型二 鉴赏“诗句”,题型二 鉴赏“诗句” 1掌握答题方法“描”“析”“点” (1)“描”: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2)“析”: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3)“点”: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2掌握答题范式 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阅读下面这首
5、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题目: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从两个方面) 1.考虑一般风格:先考虑词人的一贯风格,欧阳修的词作一般追求浪漫绮丽。 2.抓整体与关键词:根据具体诗歌,抓住诗歌整体与重要语言两个方面,比如这首诗“高楼”句设
6、想将来,灵动超逸,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奇阆苑,诗风飘逸浪漫。,答案: 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考点三 赏析语言风格,题型三 鉴赏语言风格 1辨别诗歌语言风格应注意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2)诗歌语言风格有题材特点。 (3)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语言课件 高考 语文 复习 古代 诗歌 鉴赏 语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