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ppt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出现在第II卷,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分值8-12分。,高考诗歌鉴赏题型,一、分析意象与意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 三、分析语言炼字炼句 四、分析情感主旨 五、分析前人的评价 六、比较评价题型 七、综合表述型,分析意象意境,【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2、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分 析 意 境 型,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3、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之情等,意境(氛围):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4、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09全国I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5、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试一试,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09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6、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007年陕西卷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
7、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步骤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课件 古代 诗歌 鉴赏 解题 技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