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暴发性鱼病成因及对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方暴发性鱼病成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暴发性鱼病成因及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方暴发性鱼病成因及对策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进入本世纪,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并呈现出病种多样化,面积广泛化,治疗艰难化,损失惨重化的特点,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种类最多、涉及受害鱼类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综合型鱼病。北方,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6年,仅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因暴发性鱼病受害渔产近千家,面积5万多亩,死亡鱼类400多万千克,直接损失上千万元,给部分渔产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近些年来,各地开展了大量的以病因研究为基础,以防治技术为重点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作者在北方地区
2、多年从事鱼病的防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并掌握了北方暴发性鱼病的成因和规律,为广大渔产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基本情况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可养鱼水面共计29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6万亩,占55%;成鱼池10万亩,鱼种16万亩,有越冬能力的池塘4万亩,分别占精养池塘的62%、38%和25%。暴发性鱼病主要集中在精养池塘中。从2001年2006年全市数据统计结果看,暴发性鱼病无论是面积还是鱼类死亡数都呈上升趋势,仅2006年底暴发性鱼病发生的池塘面积占全市精养面积的31%,死亡鱼类的总量就占当年池塘养殖5%,对于个别养鱼户造成损失高达8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二、北方地区
3、暴发性鱼病的成因1.营养代谢失衡引起的暴发病它是近年来造成北方暴发性鱼病发生的重要病种,是最难治愈的鱼病之一。所谓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这种疾病的暴发,绝大多数发生在个体肥满、生长较快的鱼体身上,发病鱼通常在几日内大批死亡,以鲤鱼最为严重。营养代谢病形成的原因是:鱼类大量摄取含有化学激素作为促长剂和营养成份比例严重失衡的劣质饲料,造成鱼类内分泌紊乱,使鱼类生长速度过快、血压升高,一旦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病鱼剧烈运动,毛细血管破裂就会出现出血症状,造成大量死亡。代谢性暴发病的症状体现在体态肥大、体色灰暗、体表充血,内脏中肝呈脂肪肝、胆脾变异,病鱼脂肪含量远远高于正常鱼类的含量。
4、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药品是内服大黄十恩诺沙星水产高效VCVP。用量:100kg饲料中添加大黄250g,恩诺沙星100g,VC和VE共200g,连续投喂15天20天,可控制鱼类大量死亡。但想从根本上解决因代谢失衡引起的暴发病,必须减少单位放养密度;提高饲料质量,严格杜绝饲料当中添加化学促长剂,保证饲料成份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加强日常管理,每天投喂饲料要遵循三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量。保证鱼类合理摄食,合理生长,限制鱼体重的过度增长。2.传染性暴发鱼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等,它是上世纪末危害鱼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病原体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方 暴发 性鱼病 成因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