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第3章内容扩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第3章内容扩充.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一、案例导读顾客(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侮辱,应还获得保护? 某大学回族学生马某到校外某饭店就餐,他在服务台花了2元钱买了一张牛肉面的餐票,将票交给服务员后便坐下等候。几分钟后,饭店服务员将面端上,马某发现端上的是猪肉面而不是牛肉面,遂问服务员是不是弄错了,服务员回答说牛肉已经没有了,反正价格都一样,故给他做的是猪肉面。马某随即提出异议,说自己是回民不吃猪肉,既然牛肉没有了那就退钱。饭店不同意退钱,双方遂发生争执,饭店老板说,“你们回族就是怪,猪肉没有什么吃不得的。”马某一向是严格遵守自己回族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中同学、朋友也非常尊重他的风俗习惯,听了老板的那些话,马某觉
2、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污辱,遂投诉到消费者协会,要求店主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律分析:回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是禁食猪肉,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国家在许多法律、政策方面面对包括回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特殊的规定,以体现国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尊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在本案例中,马某要的是牛肉面,饭店提供给他的却是猪肉面,并且其行为并不是由于服务员的疏忽造成的,而是故意,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侵犯了马某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在马某说明自己是回民,不吃猪肉的情况后,饭店
3、理应尊重其民族习惯,将面撤走,退还面钱。但饭店不仅不退钱,甚至说出“回民就是怪”这种有损回民尊严的话,该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上述的法律规定,因此应当认定店主的侵犯责任成立。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接到投诉后,在主动上门调解的情况下,店主认识到了自己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向马某当面赔礼道歉,并退还面钱人民币2元。二、知识拓展【知识链接3-1】民族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 一是铲形门齿。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中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8.4%,黑人只占11.6%。 二是青斑。新生婴儿
4、的尾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中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二岁时褪去。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都没有这一特征。 三是内眥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旧名“蒙古褶”。中国大部分人有这种褶,而外国人却无此褶。 人类学家判断,这三项印记,是由炎黄祖先遗传而来的,其中铲形门齿可追踪到旧石器时代的远祖。 炎黄子孙属黄种人,身材中等,肤色淡黄至棕黄,头发黑而直,眼睛深褐色,鼻子宽高中等,面部扁平,嘴唇不厚不薄,身上体毛稀少,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人的容貌特征。 但中国南北两地的人们,容貌特征还是有区别的,一般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
5、北方人,一般眼裂开度较窄,位置呈上斜型的较多,即通常说的“丹凤眼”;蒙 古褶发育显著,鼻型高而窄,嘴唇较薄,面形高而宽,头形短而宽,身材较高。长江以南的南方人,一般眼裂开度较大,外形显得圆而大;蒙古褶不明显,鼻型低而 宽,嘴唇较厚,面形低而稍窄,头形略长而不宽,身材较矮。 (资料来源:【知识链接3-1】中秋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突厥,于
6、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
7、,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古时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资料来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