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十.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十)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全长41.4公里,途经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区,于2019年9月底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读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示意图,回答12题。1新机场线修建时采用“隧道十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美化城市景观C减少占用耕地资源D防御地质灾害2新机场线建成后,将A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B提升北京城市服务功能C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D重塑北京的城市形态【答案】1A 2B【解析】1现在很多城市交通拥堵,不得不增加新的交通线,但城区用地紧张,
2、土地价格昂贵,因此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选择隧道+高架的方式。故选A。2新机场线建成后,因为北京处于最高城市等级,所以不可能提升北京的城市等级,C错。北京早已经建成机场线,新机场线建成后,只能使交通更加快捷,没有增加北京的服务种类,但能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所以B对、A错。增加一条机场线,不会重塑北京的城市形态,所以D错。故选B。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中秋赏月、赏桂等习俗。2019年9月13日(农历中秋节)长沙某老师发现校园的桂花并没有开放。9月21日该老师赴河南学习,发现该地学校相同品种的桂花已香飘校园。该老师返回长沙后,发现直至10月12日桂花香气才溢满校园。据此完成35题。3根据材料可推断,9
3、月21日至10月12日长沙天气特点是A气温一直较高B经历一次降温C一直少雨D有两次降雨47月底,颐和园的园艺技师将即将进入“圆珠期(即将开花)”的桂花“冻结”起来使其停止生长。国庆中秋前后盆栽桂花被搬至室外,盛花期约有半月之久;在霜降前再次被移人室内。根据材料,可判断颐和园的园艺师对盆栽桂花采取的“冻结”措施是A通风B增加光照C降低温度D提升温度5从颐和园种植桂花的方式可推断下列气候类型中最适宜普遍栽种桂花树的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3B 4D 5A【解析】3据材料可知,桂花在秋季天气转凉之后开放。河南较长沙桂花开得早,主要是河南比长沙纬度高,气温
4、低,而长沙9月21日至10月12日期间,桂花直至10月12日才几乎全部开放,说明在此长沙经历了一次明显降温,B对。气温一直较高,则桂花难以开放,A不对。ACD错。降水和桂花开放关系不大,CD不对。故选B。4将桂花“冻结”起来的,并非是低温,而是暖房,桂花在秋天气温下降后才开放,温度一升高,反而能抑制其生长,从而起到“冻结”作用,D对。通风、增加光照不会影响桂花开放,AB不对。降低温度会导致桂花提前开放,不符合题意,C不对。故选D。5颐和园种植桂花的方式为盆栽,故可判断桂花树适宜生长在冬季温暖地区,不耐低温,因此最适宜普遍栽种桂花树的是地中海气候区,A对。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
5、林气候冬季都较冷,不适宜普遍栽种,BCD错。故选A。(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高考一模)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西双版纳一年中有干热季(34月)、湿热季(510月)和雾凉季(11月次年2月)之分,且自夜间22时至上午时多浓雾。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56N,10115E,海拔580m;12月和4月晴天林窗内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日数,单位:)分布。据此完成68题。6与12月份相比,4月份林窗内平均最高气温较高。与此差异相关的因素是空气湿度 正午太阳高度 树木林冠密度 树木林冠高度ABCD7图示月份,林窗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均不在林窗中央而位于林窗东
6、侧。其主要原因是A林窗东侧日出较早B林窗东侧受日照多C林窗西侧树冠稠密D林窗西侧多浓雾8推测,林窗内近地层的最高气温区A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自东向西移动B随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自东向西移动C随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自西向东移动D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自西向东移动【答案】6A 7B 8D【解析】6与12月份相比,西双版纳4月份相对湿度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林窗内平均气温相对较高,正确;4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正确;4月份为干季的后期,树木处于换叶期,透光性较强,正确;热带季雨林短期内树冠高度变化不大,错误。故选A。712月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东西两侧在理论上的日出时间一样,A错误。
7、由材料可知,西双版纳浓雾在上午11时才逐渐消失,因此林窗内的光照主要集中在下午,下午太阳在西方天空,林窗的西侧被林木遮挡,使得林窗东侧接受日照较多,由此造成林窗内气温最高值不在林窗中央。而是出现在林窗东侧,故B正确;林窗西侧树冠稠密、多浓雾,太阳辐射会削弱,CD错误。故选B。8受地球公转的影响,窗内近地层的最高气温区随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故BC错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太阳东升西落,林窗内近地层的最高气温区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自西向东位移,故A错误,D正确。故选D。圣劳伦斯湾(下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开始
8、解冻。据此完成911题。9下列关于圣劳伦斯湾海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B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C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D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10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A附近海域较封闭B受暖流影响大C受冬季风影响小D接受太阳辐射多11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A南部B中部C东北部D西北部【答案】9B 10D 11A【解析】9据材料“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可以判断海流为逆时针流动排除CD,“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即海流是从高纬度水温低的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可以判断为寒流,A
9、错,B对。故选B。10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所处的纬度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上升快,ABC错,D对;故选D。11每年5月湾冰解冻时,受北风影响,浮冰被北风推动,向南移动,所以浮冰主要集聚于圣劳伦斯湾的南部,BCD错,A对。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0192020学年高三1月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 阿布扎比酋长国是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也是阿联酋最富有的酋长国之一,其经济严重
10、依赖原油生产。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国在阿布扎比开发了当地最先进的深水港哈里发港及哈里发工业区。哈里发工业区毗邻哈里发港,为一系列物流和制造投资者提供服务,将被打造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到2030年,哈里发港和哈里发工业区预计将为阿联酋全国贡献高达15%的非石油GDP。材料二 哈里发工业区与中国关联度最高的项目,莫过于临港工业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在示范园内实施零关税、低地租等方式简化入区手续,以便捷高效的园区服务和较低的生产、生活,物流融资和经营成本吸引企业落户扎根。投资20亿元的中国龙道博特轮胎项目等入园企业已启动建设,预计在2020年将建成投产。(1)列举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
11、并阐述理由。(4分)(2)试评价阿布扎比长期开发原油对当地产生的影响。(6分)(3)简析哈里发工业区的建设对哈里发港口发展的意义。(6分)(4)分析中国龙道博特轮胎实业选择在哈里发工业区投资生产的原因。(8分)【答案】(1)太阳能。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4分)(2)不利影响:长期开采原油导致石油资源枯竭;石油钻井设备、原油管道等建设占地面积大,易对地层和地表景观造成破坏,改变原始的生态环境;原油开采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加剧水资源的紧缺,甚至造成水体污染。有利影响:原油开采带来大量财富,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要分别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12、两个方面回答,共答出3点即可,6分)(3)哈里发工业区可为哈里发港口提供丰富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吸引投资,加快阿布扎比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带动港口运输业的发展,提高港口建设的价值;增加港口腹地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利于哈里发港的长远稳定发展。(6分)(4)工业区靠近港口,原料及产品的运输便利;低地租、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内部交易成本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完善,投资环境优良;“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等。(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区际合作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梯度性明显,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同时
13、,“一带一路”,“中外合作”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话题,需要加强对该类题目的专题训练。(1)注意关键词“新能源”,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该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因此可开发太阳能资源。(2)注意关键词“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有利方面:原油开采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不利方面: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长期的原油开采会导致石油资源枯竭,且与石油开采相关的钻井设备、原油管道等会破坏当地原始的生态环境,造成地层和地表景观的破坏。同时,长期的原油开采,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造成水体污染,而当地又干旱缺水,因此会加剧水资源的紧缺。(3)根据材
14、料“哈里发工业区毗邻哈里发港,为一系列物流和制造投资者提供服务,将被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因此,一方面,哈里发工业区能为哈里发港口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促进港口运输业进一步发展,提升哈里发港口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促进阿布扎比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哈里发工业区毗邻哈里发港口,能有效地增加港口腹地的经济能力和辐射能力,有利于港口长远发展。(4)首先,哈里发工业区毗邻哈里发港口,因此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其次,根据材料“在示范园区内实施零关税,低地租等方式简化入区手续,以便捷高效的园区服务和较低的生产、生活、物流融资和经营成本吸引企业落户扎根”可
15、知,该工业园区有地租低,零关税的政策支持,入区手续简单,内部交易成本低,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当然,该区域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中国企业选择在该工业园区落户,也受到“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世界某区域(图甲)山脉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高峰海拔约2468米,多峡湾、瀑布和河流。该区域峡湾上层数米是比重较轻的淡水,下面则是海水。当海域上层淡水与下层比较重的海水分层较明显时,由于表层淡水和海水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线难以深入水体而形成类似深海的幽暗环境。海鳃(图乙)也叫海笔,生活在深海底,能发磷光,在下图中某海湾水深仅35米左右的浅水区却出现这种深海300米以
16、下才生存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深水浮现”。(1)结合材料分析地质时期该区域发育深长峡湾的原因。(6分)(2)峡湾海域水体分层明显,上层有较多的淡水,试分析其原因。(8分)(3)结合区域环境,分析这一海域出现典型的“深水浮现”现象的原因。(8分)【答案】(1)纬度高,海拔高,发育了大面积的古冰川,山脉众多,海拔高;与海面高差大,冰川移动时侵蚀力强,形成众多U形谷;冰川融化后,海面上升淹没形成峡湾。(6分)(2)峡湾众多,大致呈东西走向,便于海洋西风进入,降水丰富;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水分蒸发少;该区域河流众多,且河流落差大,河水快速流入海洋;海域较封闭,海水水位上升较快。(8分)(
17、3)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人射角度小,导致海底光线不足;峡湾两岸海拔高,阳光受其速挡难以进入水体;峡湾区城水体分层明显,光线折射难以深入水体使浅海区形成类似深海幽暗的环境。(8分)【解析】本题以挪威峡湾为背景,考查峡湾的成因及其对环境其他要素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纬度高,海拔高,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发育了大面积的古冰川;山脉众多,海拔高,与海面高差大,坡度大,冰川移动速度快,冰川侵蚀作用强,形成众多的U形谷;冰川融化后,海
18、面上升,海水淹没谷底,形成峡湾。(2)读图可知,该区域峡湾众多,大致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海洋的西风深入,降水丰富;纬度高,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水分蒸发少;该区域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发育,河流众多,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水快速流入海洋,海域较封闭,外海海水的补充慢,河水流入,使海水水位快速上升。(3)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其影响,阴雨天多,光照常年不足;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入射角度小,光照较弱,导致海底光线不足;峡湾两岸海拔高,太阳光线受其阻挡,难以到达水面,进入水体;峡湾区城水体分层明显,表层淡水和海水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线难以深入水体而形成类似深海的幽暗环境。(二)选考题:
19、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广东省广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调研测试)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自2019年4月13日杭州开启“夜游模式”以来,每逢夜幕降临,各具特色的画舫亮起的灯光与城市的夜景交相辉映,山水实景大型演出“印象西湖”(如下图所示)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简述杭州开启“夜间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延长旅游时间;整合城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效益;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杭州旅游知名度。(10分)【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评价。“夜间旅游”的积极作用可从增加旅游时间、提升景观质量、增加效益
20、,优化旅游结构等方面分析。夜间旅游,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的时间,通过灯光与城市的夜景交相辉映,山水实景大型演出,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提升景区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引发旅游消费,提升了景区的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城市创新优质发展,有利于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提升杭州的城市旅游知名度。15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以南28千米,东临赣江,西邻锦江,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冬季风沙活动强。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厚田沙漠前期的治沙工作有效遏制了沙化程度,但是由于该地旅游开发力
21、度加大,相关部门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理,土地沙漠化又有了扩大之势。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答案】影响:夏季沙地气温高,加剧了周边地区的酷暑;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吹得沙尘飞扬,侵袭村庄、道路、农田;沙尘淤塞河道,加剧洪涝。(6分)治理:进一步植树种草,防治风沙;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减少旅游开发对沙漠化的影响,并加大治沙力度。(其他答案合理亦可,4分)【解析】题目通过厚田沙漠的形成及治理,考查土地沙化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总结分析能力。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土地沙化对气候、大气环境、河流及生产生活分析。沙地比热容较小,夏季沙地气温高,加剧了周边地区的酷暑;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吹得沙尘飞扬,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质量;沙尘侵袭村庄、道路、农田,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出行;沙尘淤塞河道,影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等。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可以从政策法规、生物工程、合理开发、宣传保护等方面分析。环保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减少旅游开发对沙漠化的影响;加强绿化,植树种草,防治风沙;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沙治沙的意识;号召当地民众积极参与治沙活动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