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酒精C汽油D氯化钠2、下列“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
2、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则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3、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
3、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 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NaOH,搅拌溶解C 煅烧石灰石D 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6、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蔗糖C茶油D泥土8、如图所示装置,向小试管的水中加入某
4、种物质后,U形管A侧支管液面上升,B侧支管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晶体C氯化钠晶体D浓硫酸9、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
5、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1)某同学进行下图1实验。由以上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2)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每个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某兴趣小组把4.0g硫
6、酸钠固体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试管A中收集到1.2g气体(装置如图2)。则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其质量是_g。(4)生活中的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写出质子数与水相同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只填一个分子)。.将浑浊的河水净化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操作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和烧杯。若液体b为硬水,则操作可以是_。A过滤 B蒸馏 C加明矾、搅拌、静置.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49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7、_mL(精确到0.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2)10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g/100g水;(3)晒干100g上述海水,所得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g,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所得固体中提纯氯化钠,进行如下操作。(4)步骤1的名称为_;(5)如图表示步骤3过程中蒸发时间和析出固体的关系,由此可知,步骤2蒸发后所得氯化钠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6)为了得到
8、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钠,理论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约为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有关系。4、下表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63.985.5110NaCl35.836.036.336.637.037.3(1)上述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是_。(2)要使KNO3从其溶液中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3)60时,用100g水配成KNO3饱和溶液再将其降温到10,析出结晶_g。5、实验
9、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1)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_g,量取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为1g/mL)。(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4)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50 g,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小樱配制了5%的双氧水300g,请回答下列问题。(1)3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g,溶剂的质量为_g。(2)小樱倒出了1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小樱想用15%的双氧
10、水溶液配制上述溶液,则需要该溶液_g。2、请回答下列问题。(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亿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2)20时,向 3 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203650溶液质量(克)120136136实验所得 3 杯溶液
11、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实验编号)。 求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3、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现将20g黄铜投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g。已知:Zn+H2 SO4=ZnSO4+ H2。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2)这种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12、_g。(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某石灰石中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一兴趣小组想测定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他们将一块样品敲打粉碎后,取出 6g 放入质量为 20g 的烧杯 中,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掉盐酸的质量为 50g。反应所需时间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
13、有关问题: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加溶质前水的温度/202020溶解现象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的变化温度无明显变化温度降低温度升高结论(填“放热”或吸热“)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_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2、某小组欲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并探究其酸碱度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1)计算:已知氯化铵在20时溶解度为37.2g/100g水,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下同),配制90g该溶液需氟化铵的质量为_g。
14、(2)称量所需氯化铵固体的质量:在图17-5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_、_。(3)量取水的体积:用_mL规格的量筒取_mL水()。(4)溶解:若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配制的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测溶液的酸碱度:要测定上述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銨饱和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
15、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铵饱和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6)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同学_。指出其余同学的操作错误:_同学:_;_同学:_。(7)设计探究实验:为了探究其酸碱度与溶液的浓度温度是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研究。请完成第一、第二、第三步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中涉及的仪器)第一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的氯化铵溶液各40g,分别需称取上述氯化铵饱和溶液各_g、_g,再加水稀释至40g;第二步:在相同_下;分别测5%、10%和上述
16、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的pH;第三步:_;第四步:根据测得数据综合分析得出氯化铵溶液的酸碱度与浓度、温度的关系。3、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配制 200mL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 1.1g/cm3),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g,水的质量是_g;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_、量筒、胶头滴管、试剂瓶。(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溶解过程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 1)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电导率的测定。第一步:读取室温为 2
17、6,取 100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 1所示。 (实验分析 1)请说明 a-b 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_。(实验探究 2)如图 2 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某种固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拿起烧杯,木板掉落,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氧化钙 (实验分析 2)上述四种固体中,有一种固体加入水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探究 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测定。第一步:读取室
18、温为 26,取 30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第三步: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 7.5g 氯化钠加入烧杯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如图 3 所示。(实验分析 3)将氯化钠更换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或硝酸铵,重新进行上述实验。请在图 3中分别绘制出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趋势合理即可),并在曲线旁边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4、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高锰酸
19、钾、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氧气.(1)仪器的名称是_;(2)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有_。(填序号);利用此原理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在此实验中该仪器的用途是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根据所给仪器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3)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_(从图中选出正确的操作编号).(4)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人了导气管,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_(答一种即可)。实验二、探究高锰酸钾的溶解性: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步骤一:如图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
20、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根据此实验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步骤二:如图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请你对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_。实验三、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的稀高锰酸钾溶液。取一根小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燃,迅速伸人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烧杯A中出现的现象是 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反应前后锰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I拓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的手上不小心沾上了高锰酸钾溶液,结果手上的皮肤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2 年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综合 测评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