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专题练习试卷(无超纲).docx





《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专题练习试卷(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专题练习试卷(无超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
2、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3、纳米Fe粉可治疗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H2+FeCO3Fe+H2O+CO2)制取纳米铁粉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部分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中依次盛装盐酸、浓H2SO4B反应开始时,点燃Y处的酒精灯后再打开分液
3、漏斗的活塞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D装置和装置可以互换位置4、人被蚊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此时为减轻疼痛,可涂抹的物质是A食盐水B肥皂水C橘子汁D米醋5、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且溶质成分改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石灰水D烧碱溶液6、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含有二种元素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7、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适量
4、的水。一段时间后,白磷被引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的B该实验说明燃烧不需要氧气C生石灰和水反应是分解反应D可燃物燃烧要降低其着火点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量筒读数C稀释浓硫酸D验满氧气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验满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蒸干滤液10、小颖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氨水和酚酞都具有挥发性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D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中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1)A中往装满二氧化碳
5、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是_.(2)B所示实验,、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对比说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是_.(3)D图中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其试液滴入烧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4)以上实验,只体现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2、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_性。(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写出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3)氢氧化钠
6、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而变质,写出化学方程式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保存。3、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1)冬天用木炭生火取暖,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会产生有毒气体,原因是_。(2)生活中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旺旺饼干”包装盒内伴装有小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产生干燥作用的反应:_,它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璀璨夺目的钻石,成分是_。(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3)
7、检验家里的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4)包装香烟、糖果的银白色金属是铝或锡,体现了该金属具有良好的_性。(5)小明发现,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请你帮小明解释: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6)同学们喜爱吃的“自热火锅”,发热包的主要物质是生石灰,加入水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某校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色。(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C所示实验,当通
8、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_;_;_。(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_(用化方程式表示)。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
9、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3、为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赤铁矿样品粉碎,取赤铁矿样品25g于烧杯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7%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1)稀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为_g。(2)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4、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_(填“铁”“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2)双氧水和乙酸
10、反应可得到过氧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X,则X的化学式为_。(3)用质量分数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浸泡消毒,需要取水_mL(水的密度为1g/mL)。5、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1的质量。取1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已知BaC12溶液的pH=7)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g5 102530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1
11、.165 2.33m4.66求:(1)生成沉淀m的质量为_。(2)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该粉末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查阅资料)(1)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2)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过氧化钠 b、硫 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
12、合物。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 想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观察_猜想b、c不成立,猜想a成立探 究(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上述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复燃生成物有_(2)往(1)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_(填指示剂),观察_生成物含有碱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 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零星火星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燃烧的 “火星
13、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实验2:取直径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较明显的火星四射生成较多黑色固体活动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 (即: ;) 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 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放置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_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査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作用;氢氧
14、化钠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饱和碳酸氢钠能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实验回顾)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1)如图1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旨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溶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热上述试管,发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上述变化过中所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如图2所示,在C处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当关闭K时,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K后,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
15、红色。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_(填字母)。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交流反思)(3)该小组用空气样品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的样品,控制相同条件测定二者在光照前后温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则与空气样品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是_(填“a”或“b”),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4、2020 年春武汉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 HDPE 膜,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南山中学化学兴趣第一小组对 HDPE 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HDPE 膜由什么元素组成?(查阅资料)HDPE 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碱石灰成分是氢氧化
16、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再将 4.2g 的 HDPE 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实验记录)装置质量A 装置总质量C 装置总质量实验前100.0 g100.0 g实验后105.4g113.2 g(实验分析)(1)实验前后都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但作用不同,实验后通氮气的目的是_ 。(2)写出实验中能证明燃烧产物有 CO 的方程式_。(3)装置 C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4)装置 D 的作用是_。(实验结论)(5)HDPE 膜的组成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反思拓展)(6)实验中
17、的 4.2 g HDPE 膜样品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m,则 m的取值范围为_。5、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1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2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1)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白醋肥皂水
18、颜色红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进行实验。(2)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填化学式)。(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推断与猜想)(4)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_。(进行实验)(5)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装置B的作用是_。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
19、中的现象是_,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拓展延伸)(6)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正确。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D、铜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故选B。【点睛】2、B【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会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加热,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为紫色,
20、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D【详解】A、制取氢气,药品选择: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能选择浓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氢气不纯,中是稀盐酸,故A错误;B、先制取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防止氢气不纯爆炸,故B错误;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故C错误;D、中盛将浓硫酸,干燥生成的氢气,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并防止中的水进入中造成干扰,可
21、以是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铜,不能是碱石灰,因为碱石灰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装置和装置可以互换位置,故D正确。故选D。【点睛】4、B【分析】人被蚊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则为减轻疼痛,可涂抹的物质是碱性物质。【详解】A、食盐水显中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A不正确;B、肥皂水显碱性,能和蚁酸反应,能涂抹,故B正确;C、橘子汁显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C不正确;D、米醋显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D不正确。故选B。5、D【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从而溶液质量也减少,此选项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2 年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专题 练习 试卷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