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一、发病症状番茄晚疫病又名疫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危害番茄的茎、叶和果实,以成株期的叶片和果实受害较重。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
2、二、病原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此病由致病疫霉真菌侵染引起,它和马铃薯晚疫病是同源病害,两者互相传播。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有时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当叶片上有水滴存在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温度在2030时菌丝生长最快。是否发病与流行,决定于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可导致该病发生。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三、无
3、公害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夏红1号、中杂4号、红杂16号、益丰番茄等品种;种植地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整枝、插架、摘除病叶;加强肥水管理,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2.化学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良好。选用72%霜尿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67天喷1次,连喷34次,药剂品种要轮流交替使用。保护地番茄,采用密闭大棚后利用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药350克,熏烟后再保持闷棚46小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番茄 晚疫病 防治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