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必考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必考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必考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2、是()A乙车在内处于静止B甲乙两车在第时相距C甲车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2、人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当气球带着吊篮一起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是的()A以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C以吊篮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气球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3、如图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乌鸦骑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蹭飞”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4、如图。用一木质刻度尺测量物体边长,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ABCD5、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
3、先后测量同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3.12cmB3.13cmC3.123cmD3.1233cm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7、图所示是我国一辆新型复兴号动车高速行驶时,四枚一元硬币竖立在车厢内的窗台处能保持几分钟不动的情境。这些硬币竖立不动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铁轨B车厢内的窗台C路边的树木D车厢内走动的列车员8
4、、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9、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建筑物C小明自己D过山车的轨道10、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随自动扶梯前进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东方明珠塔尖的高度为441m=_km=_cm2、如图(a)所示,甲、乙两车在同一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b)、(c)所示。经
5、过6秒,甲、乙两车在M点相遇。Q、P间的距离为s,P、M间的距离为,则乙车的出发点为_(选填“P”或“Q”),P、M间的距离为_米,P、Q间的距离s为_米。3、一架飞机以600km/h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4、王老师乘坐公交车上班途中,他感觉到远处的房屋不断地向他靠近,房屋向他靠近是以_为参照物;公交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_km。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以船为参照物,山是_的;若湖面上甲、乙两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6、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速度之比为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鹏鹏经常乘坐爸爸驾驶的私家车从大连市内到开发区探望奶奶,途经振连路,振连路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进入振连路时,汽车仪表盘显示速度是70km/h,10min后离开振连路时,仪表盘显示速度是60km/h。资料显示振连路长约15km。求:(1)汽车在振连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是否超速?(2)若一直以这个速度行驶,全程共用30min,鹏鹏家到奶奶家路程有多远?2、2017年12月赤峰市首条快速纯电动公交k100开始运营,标志着我市公交进入新能源时代,该线路起于八家公交场站,终点是六大份公交场
7、站,全长约17.1km,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1)计算某辆k100公交车从起点八家站至终点六大份站全程需要多长时间;(2)若某辆k100公交车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36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0s,再以54km/h速度运行30s,求该车在这一地段平均速度是多少。3、我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站名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到站时刻652709732804834发车时刻619654711734806路程/km0841261
8、65244306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列车从苏州到无锡和从常州到镇江,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4、如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到达时间725742757838发车时间700727744759里程/km084126165301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时间为多少min?(2)计算列车由苏州开往常州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假如列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列车共长228m,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秒?5、如图所示
9、是小林乘坐的出租车的发票,求:(1)小林乘坐的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如果仍按照平均速度行驶,小林从家到岳麓山花了0.5h,求小明家到岳麓山的路程。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利用打点计时器,甲、乙两条纸带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1)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的工具,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秒上下振动_次,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_秒;(2)甲、乙两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 (甲)、(乙)所示,其中甲纸带中从A点到H点的时间间隔为_秒,拉动时快慢不变的是_纸带,_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0、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_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_(选填“偏大”或“偏小”);(4)请你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写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小车全程、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 由图像可知,乙车在内运动的路程不发生变化,因此乙车处于静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在第
11、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故B错误,符合题意;C. 甲车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故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甲乙两车在第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根据 可知,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A以人为参照物,人和地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地面为参照物,人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当气球升空时,人和地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人是运动的,故B错误;C人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当气球升空时,以吊篮为参照物,人和吊篮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气球为参照物时,人坐在气球的吊篮里,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试卷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二 运动 世界 必考 解析 试题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