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模板7篇.doc
《关于语文教案模板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文教案模板7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语文教案模板7篇关于语文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2、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
3、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
4、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5、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
6、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齐()()() 2. 写笔顺。 与 华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
7、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
8、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
9、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给亲人朋友送行过?有没有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在送行亲人朋友时,
10、在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感触?谁来说说你们发现和感触? (让学生说说他们在送行亲人朋友和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时的发现和感触,老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感触)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漫画家、作家马克斯比尔博姆用漫画眼光看送行的这篇幽默散文十三送行。看看漫画家比尔博姆对送别有什么发现和感触。 二、了解作者,初读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谁能说你从注释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板书) 名:马克斯比尔博姆 地:英国 作者时:十九世纪 评:漫画家、作家 作: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 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11、。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中都写了哪些人的送别?有什么不同?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 三、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情况: 1、学习生字 不n谙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 凄chung怆:凄凉,悲伤。 xi邂hu逅:偶然遇见久别的亲人、朋友。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2、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挑生分段朗
12、读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 五、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散文的题目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我们送行起身前往美国的朋友,勒罗送行来英国旅行不相认识的美国小姐) 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板书)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说多余的话 (真情)强作欢颜 感人的表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雇)热切地说 我的朋友即将起身前往美国,做为朋友,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情感,可是在
13、车站给他送行时,为什么显得那么拘谨、尴尬、局促不安,只好强作欢颜,说可有可无的多余的话话? 勒罗给见面不到半小时的来英国旅行的美国小姐送行,却显得大方、自然、真诚、神采奕奕,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对于勒罗在给美国小姐送行过程中的表现,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勒罗的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并说明的理由。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问,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 参考观点举例: 1、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
14、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可以看出这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强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国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国小姐形只孤单,在英国不相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产泪水。 2、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理由是: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国小
15、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为了赚钱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你认为他流的是什么泪水?)职业性的泪水。 3、勒罗的眼泪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真实感情的流露。课文中勒罗说他是在演戏,并且说没有感情演不成戏。演员也常常说这么一名话进入角色,出不来在送行过程中,勒罗已经把自己当成美国小姐的父亲或她的亲朋好友来表演,由于他是优秀演员,他进入美国小姐父亲的角色,他想到女儿即将离自己,非常担忧女儿在外的日子,于是反复叮咛,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
16、,并且恋恋不舍,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当然,这不是现实中勒罗的惜别之泪,而是表演月台父女送别这一出戏中的父亲这个角色对戏中女儿的惜别之泪,可以把这种泪水叫做:戏中父亲的角色之泪。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老师说过学文如堆沙。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掌握积累所学课文中词句,为今后的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词语,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文中词语,并挑生读一读所划的词语。 2、全班学生齐读256页词语表中词语。 七、小结归纳,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略)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 2、深入探究,
17、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深入思考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预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挑剔伉俪慰藉暮霭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风雨不蚀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解题: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
18、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论:康德的
19、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 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 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 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四、划分全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
20、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语文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