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试题.docx
《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泰安市汶河两岸的农田是全市粮食生产的主产区,欲使今冬小麦根系发达,抗寒抗旱,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
2、的肥料是ACa3(PO4)2BCO(NH2)2CNaNO3DK2SO4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与硫酸铜反应有红色固体生成C高温下CO和氧化铜反应,红色粉末会变为黑色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D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浓硫酸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D探
3、究铁生锈的条件5、如图是工业炼铁的模拟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D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6、柑橘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柠檬酸可用于除水垢,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柠檬酸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6:7C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4个氢分子D柠檬酸可能与水垢中的成分反应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往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稀盐酸变红色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往氯
4、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8、在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科学的是A用熟石灰处理印染厂排放的碱性废水B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在皮肤的患处上涂牙膏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氢氧化钠溶液D波义耳发现的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度9、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O2、CO2C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H2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10、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诗词的解释合理的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明石灰
5、石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D“釜底抽薪”和“钻木取火”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的碱_。(2)胃液里含有的一种酸_。(3)常用于作建筑材料的一种碱_。(4)常用于汽车电瓶的一种酸_。(5)日常生活中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一种盐_。2、能源和矿石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1)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_和天然气。(2)煤燃烧时排放出_、NO2等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为充
6、分利用煤的燃烧,常将煤粉碎,其目的是_。(3)沼气是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目前,德州市公交车已逐步更换为电动新能源车,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条符合节能环保主题的具体做法_。(答出一条即可)3、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铵根离子_。(2)氩气_。(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4、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少量氧气中不充分燃烧:_。(2)铁和硫酸铜溶液:_。5、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
7、示。(1)该实验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用化学式表示), 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色。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除去粗盐中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时,盐酸可以过量(_)2、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_)3、只有中和反应才能生成盐溶液(_)4、为了给土地既施用氮肥又改良酸性土壤,可以将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_)5、含氮量为31.5%的硝酸铵化肥样品为混合物(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兴趣小组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
8、样品中杂质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反应),取样品1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为测
9、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4、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现将20g黄铜投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g。已知:Zn+H2 SO4=ZnSO4+ H2。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2)这种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5、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配制稀硫酸:计算:配
10、制500 g质量分数为19.6%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_mL。(精确到0.1 mL)量取:用量程为_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稀释:_。(2)实验测定:称取10.0 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min0t1t2t3烧杯总质量/g300.0297.8296.7296.7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在化学兴超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11、清水变红酒,红酒变牛奶”(如图)。A、B、C三种溶液分别是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乙同学:“清水变红酒”就是无色溶液变红;丙同学:“红酒变牛奶”就是红色褪去,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提出问题)甲同学:A、B、C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2的现象可确定C为_(填名称)。戊同学:产生步骤1的现象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实验证明)乙同学:另取A于试管中,把C滴加到A中观察到产生浑浊,因此他断定A是_(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B。(深入交流)甲同学:A中加入C
12、时,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如图所示,表示溶液中CO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是_(选填“a”或“b)。(总结归纳)从生成物的角度考虑,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_。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溶液中数目发生改变的离子是_。2、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它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实验1)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实验方案)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2)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实验方案)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于试管中,加足水溶解,向其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推测该反应的
13、化学方程式为_。(提示:碳酸氢钙易溶于水)(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固体粉末。(实验方案)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放在铜片上,进行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若要验证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写出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对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继续探究:(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NaOH猜想2:Na2CO3猜想3:NaOH和Na2CO3同学们提出上述猜想的依据是_。(实验验证)为确定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
14、论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_猜想2正确取步骤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镁溶液_(评价交流)小红认为步骤中的氯化镁可以用硫酸铁代替,你是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磷肥有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植物抗寒抗旱的能力,故应施加磷肥。【详解】A、磷酸钙只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B、尿素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硝酸钠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硫酸钾只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固体小颗粒,不是烟雾,
15、故选项错误;B、铁与硫酸铜反应,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铜呈红色,所以该反应有红色固体生成,故选项正确;C、高温下CO和氧化铜反应,氧化铜被还原,颜色变化为由黑色变为红色,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是实验现象,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3、A【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填装药品,防止装置漏气,说法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将天平调平,再称量物质质量,说法正确;C、实验室使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加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应用 广泛 同步 测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