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模板范本】.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JCSL11LC课程名称中医药膳学课程类别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开设学时总计3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训14学时开设学期第4学期考核形式考查承担任务教研室中概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一)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
2、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 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
3、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三、课程总体目标知识目标 熟悉中医药理论,熟悉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掌握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 熟悉影响病人恢复的诸多因素
4、,设计适宜的药膳治疗方案。 能力目标 能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能掌握常用药食的特点及应用。能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制作出色、香、味、形、效的药膳食品。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单元名称(模块)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建议学时单元一:药膳特点及应用,药膳学基本理论(第一篇)掌握中医药膳的理论依据中医中药知识,药膳特点、分类、应用原则。能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及体质进行辨证,提出治疗方案。扩展知识,
5、提高综合能力。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单元二:药膳制作基本技能(第二篇)掌握药膳制作特点、要求,药材、食材的加工处理方法和药膳制作方法。能加工,会制作.培养细心感受、品味,善于思考的习惯。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单元三:药膳原料(第四篇)掌握各种药、食原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应用注意。能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药、食。善于观察,体悟感受,总结实践。理论8学时实践0学时单元四:药膳配方(第三篇)掌握各类疾病常用药膳配方。能够正确选择适宜的药、食及设计药膳食谱。热情有爱心,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单元五:实训(第五篇)常见疾病的饮食选择知识、常用药材与食材的搭配、制作方法能
6、根据病情、药食特点、适宜搭配、制作色、香、味、形、效俱备的药膳。培养爱心,同学协作,肯干实干、善于奉献的精神。实训14学时合计学时理论20,实践14,共34学时(二)技能训练任务与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单元名称(模块)技能训练任务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教学方法与建议建议学时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1:粥的制作技术掌握3种制作方法:米药同煮、先米后药、药汁煮米分别适宜何种药食引导观察、品味+启发思考+总结归纳2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2:茶饮的制作技术掌握常用制作方法:煎煮、沸水浸泡、温水浸泡分别适宜何种药食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3:汤羹制作技术鸭汤的制作技术要点:配伍
7、、去腥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4:汤羹制作技术鱼汤的制作技术要点:去腥要点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5:汤羹制作技术鸡汤的制作技术要点:配伍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6:面点制作技术饺子的制作要点: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技术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教学单元名称(模块)技能训练任务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教学方法与建议建议学时单元五:实训(第五篇)任务7:菜肴制作技术清热、降压、暖胃、通便菜肴的制作要点指导操作+品味+思考延展2技能训练合计学时14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中医药膳学,涉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常用药食性能
8、、应用知识,常见病中医、西医认识,现代营养学知识,药食加工烹饪技术,医学心理知识,各种养生康复治疗技术,所以需要具有各种综合知识及运用能力的高素质教师来承担.本课程所有教师均已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学科研能力强。师资队伍总数6人,专任教师5人,兼职教师1人,师资队伍中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应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应占教师总数100,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比例占66.6%,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比例占10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66。6。(二)实验实训条件实训室应该独立使用,保持室内清洁。具有多媒体设备及相应课件,可以教、学、做一体化完成。必须配
9、置电压稳定的多个电源、多个水龙头,需要配置炉灶、炊具: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各种锅具(电压力锅、炒锅、砂锅、多屉蒸锅,适宜蒸、煮、炖、炒、熬)及电煎药锅(壶)、食品加工器;药膳食品盛具:2L广口瓶数个,广口杯、盘、碗、碟、勺、筷若干,菜刀、砧板、炒勺、铲若干。(二)实验实训条件为满足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需求,需要中医药膳实训室1个、实验准备室1个。需求的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中医药膳学课程需要的主要实验/实训设备配置部门仪器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液化气罐及灶、抽油烟机套4电压力锅台2多屉蒸锅个4炒锅个4砧板个4菜刀套2电煎药壶台2食品加工器台2锅铲、勺、漏勺套4电烤箱台1微波炉台1消毒柜台1豆浆机个2
10、茶包机台1广口杯个10一次性纸杯包若干餐具套2(三)考核方案1.考核形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考核内容 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理论考核范围包括课程内容设置的所有教学单元;技能考核范围包括课程内容设置的所有技能训练任务;素质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3。考核方法 过程性评价体现在日常考核与技能考核.日常考核从出勤、课堂纪律、提问情况、课堂小测等方面进行评价.技能考核应依据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给予评价。4。构成比例 过程性评价占30%,终结性评价占70。其中过程
11、性评价中日常考核占10,技能考核占20%。5.评分标准 应建立理论考试试题库及标准答案,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具体考核建议见下表:考核建议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30分)终结性评价(70分)日常考核(10分)技能考核(20分)期末考核(70分)考核实施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实训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理论考试试题库,抽选题目形成试卷考试考核标准出勤及课堂纪律情况 5分提问及课堂小测情况 5分实验操作过程 15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5分建议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论述或接轨题型(四)课程资源包括必备教材、辅助教材、教案、课件、网络资源等方面。以教材为蓝本,学情为基础,应用为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习题库,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视频、图片等资源),推荐参考书籍。理论部分推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冷方南等主编)、美味药食谱(中国药膳研究会主编),技能部分参照中式烹调师技能培训视频及其他网络资源。教材编写与选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提高”之原则,采用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医药膳学(易蔚、邓沂主编),为最佳之选。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