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前热身训练(二)(2020浙江杭州)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风力较大时,丘顶会继续向前移动把两个丘臂拉长。下图为我国某抛物线形沙丘(4435N,8313E)的剖面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俯视图为(B)2该沙丘(D)A丘顶可能向西北移动B落沙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C有可能位于东南沿海D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剖面图中西北坡平缓为迎风坡,两翼向西北方伸展,东南坡坡陡为背风
2、坡,向下风向东南方凸出,根据选项中方向标,AC错误,B正确。D图中沙脊线靠近迎风坡,迎风坡坡度陡,与实际不符,D错误。故选B。第2题,由上题分析,该沙丘受西北风影响,丘顶可能向下风向东南方移动,A错误。落沙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小,堆积颗粒物较小,迎风坡风力大,堆积颗粒物较大,B错误。该沙丘位于(4435N,8313E),处于我国西北内陆,不是位于东南沿海,C错误。两臂植被覆盖率高,风力小,沙尘堆积形成丘臂,臂间平地植被稀少,风力强,沙尘不易堆积,形成臂间平地,D正确。(2020山东模拟)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
3、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该山脉可能为(C)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4该山脉2 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D)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5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B)A水热条件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植被类型相似D地形地势相似【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图示显示410月不同海拔植被覆盖度状况,410月为我国绝大部分植被的生长期,图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1 0003 000米左右可达到90%以上,说明该山脉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在2 000米以下的位置,南坡植被覆盖度高,说明在2 00
4、0米以下的同海拔高度,南坡水热条件好,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其植被覆盖度较低,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水分条件比南坡好,所以北坡应比南坡植被覆盖度高,故A错误;阴山海拔高度在4002 000米左右,南岭海拔最高处约为2 000米,图示山脉接近4 000米,故BD错误;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则覆盖度较高,且秦岭海拔高度接近4 000米,故该题选C。第4题,根据材料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植被覆盖度,读图2 900米以上的植被覆盖度南北两坡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2 900米以上的山区
5、土壤随海拔的升高变化较小,所以其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土壤影响小,故A错误;2 900米以上的山区因水汽减少,降水较少,且变化不大,故其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水分影响小,故B错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光照条件越好,植被覆盖度应上升,与图示不符,故C错误;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热量条件变差,植被覆盖度应下降,故该题选D。第5题,据第3题,该山脉为秦岭,南坡为阳坡和夏季风迎风坡,所以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甲处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且北坡坡度较陡,南坡较缓,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南北两坡植被覆盖度应不会相同,故ACD错误,根据材料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因素还有人类活动,若南北两坡人类活动
6、相似可能使植被覆盖度相同,故该题选B。(2020陕西榆林)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 3007 000米的区域主要被冰雪覆盖,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该区域山谷处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被称作冰川风。下图为冰川风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原因是(A)A冰面气温较低B盛行风的推动C山谷地形封闭D山坡气温较高7下列变化能导致冰川风风速增大的是(C)A昼夜温差变小B地形起伏变小C山坡坡度增大D植被覆盖率降低8冰川风最强盛时当地时间为(D)A0时B6时C12时D14时【解析】第6题,冰川风为下山风即山风,其是
7、沿着山坡下行的。山坡处因有冰面覆盖,气温低、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流沿着山坡上的冰面,由山坡向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故A对。第7题,山坡坡度增大有利于下山风下行,增大风速,C正确;地形起伏变小会导致冰川风风速减小;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的温差有关,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冰川风盛行地区,植被覆盖率本就较低,其变化对冰川风影响不大,故选C。第8题,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中的温差有关,当地时间14时山谷中的气温最高,此时与山坡温差达一天中最大值,所以此时冰川风最强盛,D正确。(2020广东茂名)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造成某些缺乏经济活
8、力的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我国学者称之为“城市蜂窝化”。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城镇出现该现象,若不加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据此完成911题。9这些国家出现“城市蜂窝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A)人口密度下降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国际人口迁出产业结构升级ABCD10“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C)A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B吸引郊区人口向市中心迁移C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D促使相同类型土地利用分散11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的区域是(D)A东部大城市B东部中小城镇C西部大城市D西部中小城镇【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发达国家是在进入人口减少时代,城市人口密度下降而出现的“城市蜂窝
9、化”,正确。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内部出现的小块空地、空房,正确。发达国家以国际人口迁入为主,错误。“城市蜂窝化”属于城市结构问题,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错误。因此,A正确。第10题,“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出现,将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A错误。市中心对郊区人口的引力将下降,B错误。城市对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力也下降,将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C正确。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同类型土地利用是趋于集中,而不是分散,D错误。故选C。第11题,由材料可知,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首先要出现人口减少现象。我国西部中小城镇,以人口迁出为主,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D正确。而我国东部大城市、东部中小城镇
10、、西部大城市,以人口迁入为主,不易出现“城市蜂窝化”,故选D。12(2020山东冲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南部,上游冰川广布。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下面甲图为黑河流域图,乙图为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同海拔区间变化。(1)指出黑河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并简要分析黑河流量的时空变化规律。(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归纳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黑河流域不同海拔区域冰川面积的变化规律。分析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与面积的变化对河西走廊绿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考前 热身 训练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