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汇编五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汇编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汇编五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汇编五篇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本店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1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
2、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这句话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秦岭淮河一线这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
3、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 二、秦岭
4、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2、课本P76活动 3、课本P77活动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竞赛)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拓展) 综上所述: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
5、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课本P77) 三、四大地理区域(课本P78活动) 看一看下列山脉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并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课本P79活动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用直线将下列地理事物合理地连接起来。 沙漠广布 东南半壁农耕为主 牧业为主 西北半壁人口众多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
6、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2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提出的过程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 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7、 师: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歌曲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耕种田,耕种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
8、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的总称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宛如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1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咱们来阅读一下魏格纳与大陆飘逸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
9、连在一起的?为何?同学们都学过剪纸可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到各处观察,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窗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
10、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
11、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这给咱们以很大启迪,同学们前面讲的都很好。咱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怀疑吗? 生:大陆为何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的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质料,下节课咱们一起讨论,好吗? 练习: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在什么时候?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
12、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重点和难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准备: 1、小地球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时: 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初中 地理 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