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其中处最可能是()A傩戏B南戏C杂剧 D昆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酬神”“巫唱”判断可能是傩戏。答案:A2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答案:C3关于元杂剧的有关说法,符合史实的是()兴起于北方的一种戏曲包括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
2、演形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其发展得益于城市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壮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是讲述其起源地,讲述其表演形式,讲述其表演内容,讲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故叙述都符合题意。答案:D4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徽商聚集经商 B桐城学派讲学C安徽士子求学 D徽班进京唱戏解析:根据材料“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等判断,材料所指是京剧产生、发展时期的概况,结合各选项,本题选D。答案:D5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
3、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解题的关键是“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昆曲不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所以清中叶以后日趋衰落,故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答案:D6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
4、,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 BC D解析: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答案:B7梅兰芳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即京剧)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C京剧剧本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解析:“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据材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可知京剧应注重社会教化,
5、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说法不当,排除C、D两项。答案:B8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财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露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解析:解读材料,意为元代废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答案:B9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中国古代 文艺 长廊 10 梨园 春秋 课时 作业 解析 岳麓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26947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