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克千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千克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千克教学设计 千克、克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4546页 设计者:秀水河子镇中心小学翟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由于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仅靠观察使不够的,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要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 三、我的思考 学生对常用的质
2、量单位了解能有多少?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六、教学资源 天平秤、两个球、绿豆、铅笔、鸡蛋、苹果、盐、2分硬币盐(每组2袋)、2分硬币(每组1枚) 五、教学过程(不用表格的形式) 出示托盘天平,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
3、物品有多重?学生观察托盘天平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2.动手实践,建立“克”1 “千克”的质量观念。 (1)掂一掂: 出示两个球。一个大却轻,一个小却重。 师:这儿有红球,篮球。你认为这两个球,谁比谁重?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师:当我们“看”不出物体的谁重谁轻时,还可以用“掂一掂”的办法。找身边的2样物品,用手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谁重?(2)称一称: 想知道数学书、课堂作业本到底有多重呢?你有什么办法?板书:称。 拿出一个天平秤,运用我们刚刚介绍天枰的使用方法,称一称盐的重量。 师:秤是我们生活中测量物体轻重的重要工具。在数学中,把物
4、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认识质量单位“克”。1克的认识。 师:老师这儿准备了1枚2分的硬币和一粒绿豆,你认为谁的质量更接近1克?学生猜测。 天枰称一称。 指明:1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板书)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1克有什么感受?1克绿豆有几粒?师:是的,1克很轻。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1克绿豆有几粒吗?仔细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 2、3是:原来12粒绿豆约重1克!板书。 估计一支铅笔的质量。 估计一下,一支铅笔约重多少呢?称一称。5克多一点。一支铅笔约重5克。 说一说哪些物体约重1克或几克?称一称数学书和课堂作业本到底有多重。 我们一
5、起称一称。板书:一本数学书约重200克。 一本课堂作业本约重100克。 拿出盐,估计一下一袋盐约重多少克?先别忙着估计,四人小组轮流掂一掂。 学生估计。 4、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一袋盐约重多少克呢?(500克)2袋呢?(1000克)1000克,我们可以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千克”。板书:1千克 1千克等于多少克呢?板书:1千克=1000克。 千克和克的字母表示方法。 师:“千克”我们可以用字母“kg”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我们还可以这样写1kg=1000g。 读一读。 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跟老师读一读。 拿出1千克的苹果。 师:你们看,这儿有一袋苹果,它约重1kg。数一数,有几个?板
6、书:5个苹果约重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约重1千克?估计自己的书包的质量。 找出一个中等个子的小朋友,让他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再找出一个小个的小朋友和个大的小朋友,让学生估计一下他们的体重。 5、练习。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个鸡蛋约重50()。 老师的体重约55()。 一桶油约重5()。 一本字典约重250()。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 质看1千克=1000克1kg=1000g1枚2分的硬币约重2袋盐约重 10粒绿豆约重1克500克2=1000克1千克 掂 1粒花生米约重 5个苹果约重 1本数学书约重200克 量 1本课堂作业本约重1
7、00克 1袋盐约重500克 克、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进行一次动物知识大赛怎么样?师:请听题: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师:蜂鸟在刚出生时还不到1克重呢! 师:请听第二题:肚上大口袋,装个小宝宝,是什么动物?师:恭喜你们又答对了!最大的袋鼠体重可达到90千克。 师:最难的题目来了,世界上最小的狗是什么狗呢? 师:你来说,()你知道的真多!这就是可爱的茶杯犬,大约重1千克。 2、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师:看到这些有趣的信息,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情况1)生: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板书) 师:大家都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课
8、题) 二、克的认识 1、初步感受克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克和千克? 师:你们都非常善于观察。看来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克和千克。我们先来认识1克有多重。 (情况2)生:克和千克是是什么?(板书) 师:大家都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课题)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克和千克?(节奏快些)师:你们都非常善于观察。看来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克和千克。 师:要想认识克和千克,我们先来了解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板书问题) 2、感受1克 师:我们先来了解1克有多重。 师:猜一猜桌子上哪些物品会和1克差不多重?(1枚2分硬币、一粒花生米。) 师:你们也找到了吗?那我们猜的对
9、不对呢?还得通过这个小助手来验证一下。(课件加实物)师:他是谁?你会用吗?你来说说看。 (如果孩子说不到点上)大家同意他说的吗?老师有一个小疑问:如果两边一样高呢?()说得真好! (如果说到点了)大家同意他说的吗?老师也明白了:如果两边一样高就说明两边的物品一样重,是吗?你说的真好!师:除了像这样比较物品的轻重,天平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师:这就需要用到砝码。他们专门用来称出物品的轻重,砝码有200克、100克、等等 师:天平的托盘里已经有了1克的砝码,你们不能用它来验证一下硬币和花生米是不是1克呢?注意:在另一个托盘里放东西时一定要轻轻地放,明白了吗?好,开始验证吧?师: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10、师:那1枚2分硬币是不是重1克呢?(1克),一粒花生米呢?。 师:猜对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接下来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掂硬币、花生米,体验1克有多重) 师:你掂了1克的硬币,还掂了1克的花生,你觉得1克怎么样?大家觉得呢? 师:是啊!真的是很轻很轻!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一起说,用什么表示? 3、进一步感受1克 师:现在记住1克的感觉了吗?这次不用天平称,你能不能通过掂一掂,来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吗?师:这些物品就在桌子上的小盒子里,组长把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卡上,聪明的孩子们听明白了吗?开始! 师:有结果了吗?
11、那就以最好的坐姿给老师看。哪个小组上来交流一下? 师:下面的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小组是不是和你们的一样?师:你跟大家说说吧! 情况一: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大家估的都一样准啊,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小称可真准!看来大家对1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你心中的那杆小称能不能称稍微重一点的物品? 情况二: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到底哪个小组估计的对呢?大家赶紧用天平来验证一下。有结果了吗?(找错了的小组回答)现在我们就知道了,(钙片)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呢?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小称可真准!看来大家对1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你心中的那杆小称能不能称稍微重一点的物品? 4、体验20克、60克、500克
12、 师:从桌箱里拿出一个小面包放在右手,再将一克的硬币放在左手里,对比着掂一掂,估计一下小面包大约有多重?。 情况1( 3、4人,有猜到大约20克)师:同意10克的同学请举手,同意20克的请举手,同意X克的请举手。师:到底谁估的更接近呢?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师:大约多少克? 师:刚才谁估计的是大约20克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不但知道1克有多重,还知道了20克有多重,真是了不起!其他的同学要加油哦!情况2:(没有人估的接近)到底有多重呢?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 师:有结果了吗?多少?师:一下子估这么重的物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估错了也没关系,赶紧掂一掂小面包,感受一下20克有多重,把它记在你的
13、心里。 师:小猴子去超市买了两样物品,我们来看。这次不用电子秤,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对比着20克的小面包来掂一掂、估一估这两样物品呢?把你估计的结果先记录在探究卡的这个位置,听明白了吗?好,从桌箱里拿出小盒子,开始! 师:估计出来了吗?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把结果页填写在探究卡上,我们比比哪个组完成的最快。开始!师:哪个同学起来交流一下? (生1交流)估的这么接近,真准!还有谁想交流一下?(生2交流)你的小秤也真准 师:他们两个估的可真准!你们也估的这么准吗? 师:看来有的同学估的准,有的同学估的还不是很准是吗?我们再比比谁的小手更灵活? 师:请同学们把QQ糖、鸡蛋和苹果都放到小盒子里,三个数
14、放回桌箱, 1、 2、3!真迅速! 师:既然大家估的这么准,那快速掂一掂桌子上的一袋盐,你觉得它有多重? 师:好了吗?你来说! (有说到500克的)就是500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也来找找看,找到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就是包装袋上的标识,通过它就知道这袋盐重?(500克)很多包装上都有这样的标识,大家回去后找一找、认一认好吗? 师:赶紧再掂一掂,感受一下500克有多重。(拍手坐好)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些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用克来做单位?师:看来都是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是吗?你觉得老师的体重用克做单位合适吗?为什么?那用什么作单位? 三、认识千克 1、师:你知道的真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