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抓分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抓分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抓分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9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学B创造一种新思潮C平等对待儒、佛、道三教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解析结合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可知D项最佳。答案D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2、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解析高考要求学生根据试题要求,自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问题,适当体现学科渗透,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题以对联中双关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朱熹是南宋儒学大师,正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理学”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极大发展。答案B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民为贵君为轻”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解析A、B、C、D四项分别为董仲舒、荀
3、子、孟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朱熹将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答案D4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答案A5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
4、,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解析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是对人类教育的最高向往。为天地立心,是宋代学者希望通过对天地生民之德的亲身理会,使天地生化万物的心显立起来,故A正确;为生民立命,是学者们希望通过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使生民的生活有所依循,从而得以护持生命,说明不了政府重视市民阶层,故B项不正确;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学者们要续先秦儒家的学脉,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没有联系,故C项不正确;为万世开太平,
5、是宋代学者“开出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并不是一种现实存在,故D项错误。答案A6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存天理,灭人欲” B“三纲五常”C“心即理也” D“致良知”解析从材料中“天良”、“良心”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故选D项。答案D7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 098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解析贞节牌坊唐宋较少,可
6、见唐宋对妇女的约束较小,而自元代以来,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格外严重。牌坊是统治者和民间共同宣扬程朱理学的见证,理学宣扬伦理禁欲,让封建礼教、贞节观念渗透到人的行为规范和心灵深处,导致节烈妇女人数的膨胀。答案D8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解析王艮的观点即是百姓之事即为圣人之事,与王守仁的“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是相似的,选择C项。答案C9下图著作对梁启超的政治
7、运动影响最早且最深,他从该著作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维解析明夷待访录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符合梁启超维新运动的政治需要,故选A项。答案A10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解析从材料看,顾炎武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到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否则宁可不写。可见,顾炎武主张文章应关注当世事务,即他主张经世致用。答案D11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抓分练 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2021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29 课时 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 思想 活跃 局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