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数学论文.docx
《优秀小学数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小学数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小学数学论文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优秀小学数学论文 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浅论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容宏新 摘要: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笔者试从如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通过精简、有重点、开放式地训练,与解决生活问题等多方面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 关键词:乐园,跨越,碰撞,质的矛盾,升华。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看法,计算课教学比较难上,上得好不容易。确实,计算题基本上是由简单、枯燥无味的数学和计算符号组成,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活泼,教师要下较大的功夫,新课程的计算课,如何更新理念
2、,尝试新教法,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单调的课前复习向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应只给孩子们展示那一片灰色的天空。”传统的计算课,新课之前总是先复习旧知识或新课铺垫,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被一口一口地喂食,食物先经母亲嘴巴“尝试”,然后才传到婴儿嘴中,味道和营养已大打折扣。单调、乏味的先复习再学新课的传统教法,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被动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笔者认为,计算课的特点就是“先天性”趣味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一
3、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尽可能把学生已掌握的已有数学知识与新课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乐园。 例如,采松果(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2页)一课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教材预设了“采松果”的情境,虽简单但缺乏趣味性,笔者整合教材,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小猫钓鱼”的新故事! (多媒体演示动画“小猫钓鱼”的新故事:故事的情节大概与原“小猫钓鱼”的故事相同,主要引出“猫妈妈专心钓鱼,共钓了25条,小猫三心两意,不专心钓鱼,只钓了4条”的数学情境。) 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本课
4、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教学情境,生动的动画,声、色、艺俱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1、感悟算理,“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 “算理”,顾名思义是指计算的方法与原理。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让学生理解“算理”比较复杂,意义不大,所以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省去理解“算理”的教学环节。其实,“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
5、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 计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引导学生对算理的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教法,不但违反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深层感悟的机会,长远甚至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单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质的飞跃;单是强调“算法”,“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犹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很难稳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
6、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这是计算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自主探究,找准“算理”与“算法”的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在计算教学中某些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已探究领悟、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感悟算理、总结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找准时机,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感悟出数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在引
7、导 “1412”的竖式计算时,如下图: 1 4 1 2 2 8 1 4 1 6 8 (图1) 教学中教师充分抓住竖式中“14”的转接理解,把学生带入探究活动中。有学生说:“因为12中的1是表示10,14实质是表示1014等于140,”有学生说:“14后面还有一个隐形的零。”本课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向 “两位数乘两位数”新旧知识跨越,也是小学生学习计算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教师找准了这一关键的连接点,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并与抽象的竖式计算建立起联系,从而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清晰理解竖式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3、新旧碰撞,让课堂现场“生成”算法 “数
8、学方法是数学的本质。(数学家哈登伯格名言)”传统计算教学,是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依照例题的方法去理解、模仿、熟练,而不是学生探究、发现、“生成”出数学方法来,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教学思想上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处理好“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这组相对的辩证关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和寻找真理。如以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会想出“102=12,1410=140,142=28 ”的方法,只要把它们竖式(图1)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悟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应注意问题。“生成”与“预设”是相对的,课堂教学
9、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的预设越有效,课堂的动态生成就越丰富。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生成点,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和交流,就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从应试训练向解决问题训练的升华 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重要环节,传统计算课,教师总是安排大量的繁琐的计算题练习,训练目的是从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序、准确率的狭窄角度去考虑,基本以应试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维已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倡导整合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的巩固练习环
10、节,无论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练习的内容、题量,都要彻底地改进。 1、繁复训练变精简训练 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广泛,对计算的要求也随着降低。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高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虽然,我们坚决反对大量的、繁复的计算练习,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但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要从繁复的训练转变为精心设计的、精简地、有重点地训练。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 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积末尾不能漏零等;小数的计
11、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零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异分母分数关键解决“通分母”的问题等。 “不同质的矛盾,只用不同质的方法对敌能解决。”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根据各教学内容的不同,明确重点练什么,难点在哪里?易错点是哪些?如果老师中时刻记住这些问题,计算课才会精练出成绩,教学才有提高。 2、强化训练变解决问题训练 新课程,“应用题”这一名称已逐渐淡出教材,“解决问题”这一新名词、新题型已走向教学的前台,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能力和知识是目的和手段的矛盾统一。”计算课要走出单纯的计算
12、题巩固练习的误区,必须设计有广度和深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习题,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估算、口算、笔算等多方面能力在应用中提高,下面笔者以三位数连加一课的巩固练习为例,列举出两道练习题,进行对比和分析,尝试寻找提升计算课教学质量的思路。 题一: 胜利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统计: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女生人数 312 370 315 男生人数 323 385 396 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浅论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容宏新 摘要:新课程如何开展计算教学,笔者试从如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通过精简、有
13、重点、开放式地训练,与解决生活问题等多方面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 关键词:乐园,跨越,碰撞,质的矛盾,升华。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看法,计算课教学比较难上,上得好不容易。确实,计算题基本上是由简单、枯燥无味的数学和计算符号组成,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活泼,教师要下较大的功夫,新课程的计算课,如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单调的课前复习向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应只给孩子们展示那一片灰色的天空。”传统的计算课,新课之前总是先复习旧知识或新课铺垫,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被一口一口地喂食,食物先经母亲嘴巴“尝试”,然后才
14、传到婴儿嘴中,味道和营养已大打折扣。单调、乏味的先复习再学新课的传统教法,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被动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笔者认为,计算课的特点就是“先天性”趣味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尽可能把学生已掌握的已有数学知识与新课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乐园。 例如,采松果(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2页)一课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教材预设了“采松果”的情境,虽简单但缺乏趣味性,笔者整合教材,创设了
15、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小猫钓鱼”的新故事! (多媒体演示动画“小猫钓鱼”的新故事:故事的情节大概与原“小猫钓鱼”的故事相同,主要引出“猫妈妈专心钓鱼,共钓了25条,小猫三心两意,不专心钓鱼,只钓了4条”的数学情境。) 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本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教学情境,生动的动画,声、色、艺俱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
16、的基础。 二、从“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 1、感悟算理,“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 “算理”,顾名思义是指计算的方法与原理。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让学生理解“算理”比较复杂,意义不大,所以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省去理解“算理”的教学环节。其实,“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 计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引导学生对算理的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教法,不但违反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深层感悟的机会,长远甚至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们必须清
17、楚知道,“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单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质的飞跃;单是强调“算法”,“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犹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很难稳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这是计算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自主探究,找准“算理”与“算法”的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在计算教学中某些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小学 数学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