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松与柔-怎样练太极拳松柔.docx
《太极拳的松与柔-怎样练太极拳松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的松与柔-怎样练太极拳松柔.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极拳的松与柔_怎样练太极拳松柔太极拳的松与柔_怎样练太极拳松柔 练太极拳先须学会放松。柔是以松为基础的柔,此柔可以克刚。松和柔不仅是太极拳之道,也是老子所昭示的生命智慧。 编者按:当今社会,学习的艰辛、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烦恼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轻松与愉悦,而是紧张与紧迫。因此,学会放松身心、松紧适中、劳逸结合就成了现代人需学习的重要课程。而太极拳特有的心法和功法,或许能使我们学会调整自我、放松身心,保持着松紧适中、阴阳持衡的良态佳境。“柔”是太极拳的更高阶段,柔必以松为基础。以柔克刚正是太极拳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太极拳道的“松”与“柔”,又不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松与柔,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2、,李老对此有深刻而通达的解释。 大凡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学会放松。与“松”相关的问题,人们常讨论的有放松、松开、松散、松柔、松沉、松静等,就此问题我想仅就放松、松开、松散和松柔为例,谈些肤浅愚见。 放松 一、放人 太极拳修炼者经常思考:太极拳是什么?师云:“熔炉也。”太极拳实为上天赐予人间的一座太极拳道大熔炉。许多朋友终日孜孜不倦地盘练拳架,然而,拳之先天特性决定了:我练拳一场空,拳炼我功自生。这“我练”与“炼我”的差别,道破了太极拳道修为的天机。师云:“太极拳之放松者,松由放而得也;放是太极拳道中得松之关窍。”松不可能在“我练”中求得,只有把自我放入太极拳道这座大熔炉里,用
3、拳义之烈火熔炼自己,大火煮,小火炖,猛火烧,文火焖,直至把自己有形之身与无形之心均熔于拳中,使原本之我变成了太极之“钢”;再将这“钢”放入太极锤机之下,反复锤锻。经过如此脱胎换骨的炼造,“松”才有得,此时的我才真正成了太极人。 “放入”的另一层重要含义,是把自己放人大自然之中。在人们终日紧张奔波劳碌时,唯有这大自然依然花开花谢,虫鸣鸟唱。把自我放入自然中,让身心与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相融相和。太极拳之松,就在这自然之生生不已之中。这才是:有心练松松不生,无心求松松自得。正如师云:“能自然便能放松。” 二、放下 关于“放松”,师亦云:“放下才能松。”大家都知道练太极拳须从站桩开始。站一段时
4、间以后,身形要求熟悉了,但身心依然松不下来。这时老师大多会提醒学生:要放松,再放松。当年作为师父的父亲,每当此时,对我不是喊“放松”,而是喊“放下!”父亲说:徐岱山师爷随少侯师祖练拳时,如果有人松不下来,少侯师祖总是走上去斥道:“不把你那臭架子放下,能松吗?”因此,父亲在教徒弟放松时,也是让你放下。我的体会是:心放平、身放下,此乃松也。 “放下”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放下包袱。何谓包袱?拿起来而不能放下的就是包袱。有些练太极拳者终身求松而不能。究其原因,就是把松看得过重、过难,松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这违背了“有意无意是真意”的原则,犯了意大而过之忌。“无过无不及”是太极拳修炼的不二法则。意过则滞,
5、滞则不松而僵。只有放下求松的包袱,身心才能真正地放松。 修炼太极拳必须做到:心中无欲,目中无人;在太极拳的汪洋大海中自自然然地随波逐流,与大海共起伏。这才是:不放而放,不松而松;能得拿起拳中窍,自然松紧互为根。 三、放弃 修炼太极拳就是用太极拳道的阴阳学说改变自我的过程。改变自我必须学会放弃放弃原有观念、思维方式、旧习惯即老子云:“为道日损。”放弃是减法,建立是加法,改变即结果。太极拳的修炼,就是放弃旧有,使之不断减少;建立新有,使之不断增加;其结果才是把自我改变成太极新我。如果不能改变,即使每日盘拳数遍,终将徘徊在太极门外,摹练太极体操。 “放弃”这个法则贯穿于太极拳修为的始终,即老子云“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拳 怎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