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公开课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均数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公开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想平均数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的平均分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特别注意这一点,使学生通过情境,充分的体验到平均数产生的意义以及它所表示的含义。同时,还有意识的体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两个大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情境,理解平均数产生的意义以及它所表示的含义。我们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情境:由两个队推选两个科技小制作,并由评委打分,选出最后的获胜队。由于两个队的评委人数不一样,一队是 3 个评委打分,另一队是 5 个评委打分,这
2、样学生在比较哪个队是冠军时,就会产生分歧和争执。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辩论,明确:在评委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总分数是比较公平的方法,而评委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再比较总分数,那是不合理的。因此,学生就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找出一个即公平又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讲一讲“平均数是怎么一回事?”。第二环节:摆学具,数形结合。让学生们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怎样才能使每个评委打的分数一样多?”,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总结出了不同的摆法,同时也比较形象的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3、和先合后分的算理方法,也使学生即直观又生动的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最后,让学生由各种摆法上升到算式,通过不同的摆法,体现不同的算理,写出不同的算式,使图与算式有机的结合,较好的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值,但是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并能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三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题组,某饼干厂水果饼干和改奶饼干 14 月份销售量的统计图。教学时先让学生估计每种饼干平均每月大约销售多少箱?再让学生实际算一算每种饼干平均每月销售多少箱?同时,完成统计表。最后,让学生假设,如果你是这个饼干厂的厂长,下个月你打算怎么
4、做?使学生理解平均数不仅可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还对统计有一定的决策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最后一题是一个拓展题,“小红过河”知道河水的平均深度,知道小红的实际身高,让学生思考:小红能不能过河?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使平均数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同时,又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书第 42 页-第 43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平均数产生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平均
5、数产生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板、小圆片。学生每四人准备 18 个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 3 月份是我们学校的科技月,我们班有许多学生制作了科技小制作。从中我们推选了两个参赛作品:你们看,一个是红队的风车模型,一个是蓝队的飞机模型。你们想知道,谁是冠军吗?今天我们就来公布成绩。二、新授课:(一)讨论平均数产生的意义:1、首先,请两队各派一个代表,上台唱票。(学生边唱票边课件出示成绩)红 队蓝 队1 号评委2 号评委3 号评委1 号评委2 号评委3 号评委4 号评委5 号评委2、师:这是评委们给他们打出来的成绩,仔细观察一下,你都知道了什么啊?生:红队有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公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