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 6357 千米,仅差 0.33%。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B. 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圈层名称地壳深度主要特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地 上地幔幔 下地幔地 外地核核 内地核2900 千米以下至 5000 千米处5000 千米到 6371 千米固态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A. 地球仪1. 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2. 经线和纬线1)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2) 赤道与
2、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3) 经线的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均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为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第 9 页 4) 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所有的纬线自成圆圈(除南北极点外),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3. 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180东经(E),西经(W)度数划分表示符号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 90南纬(S),北纬(N
3、)4.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5. 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高、中、低纬的划分1)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 东西半球的划分:以 20W 和 160E 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 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6.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B. 地图1. 地图: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常用的地图有政区图、旅
4、游图和平面示意图等。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 比例尺a) 概念: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图上距离b) 公式:比例尺 =实地距离第 9 页 c) 表现方式 线段式:如1 数字式:如 1:100000 或1000000 文字式:如“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 千米”d) 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 1:100000)表示的范围小,描述内容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小于或等于 1:1000000)则反之注意: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5、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2) 地图方向的表示方法a)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用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c) 一般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如图所示3) 图例和注记a)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常见图例见下图b) 注记: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注记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A. 岩石的类型1. 岩石的识别1) 通常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和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来识别岩石2) 岩石的
6、外观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的排列结构,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里面是否有沙粒、砾石、气孔、矿物晶体颗粒或化石等。此外,颜色、色泽、坚硬的程度等差异也常用于识别岩石2. 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类型形成过程花岗岩、玄武岩孔,或柱状结构石灰岩 、砂岩 、页岩、砾岩沉积岩 破坏,碎屑物一层层堆积、 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压实、固化而成的岩石岩石受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片麻岩变质岩片状结构等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第 9 页 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B.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 花岗岩(岩浆岩):以肉红色、浅灰色为主,块状,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
7、粒2. 玄武岩(岩浆岩):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有气孔构造3. 砂岩(沉积岩):以白色、灰色、淡红色为主,有层状结构,可见微小砂粒,可能有化石4. 石灰岩(沉积岩):以白色、灰色为主,没有矿物晶体颗粒,可能有化石5. 大理岩(变质岩):由矿物晶体颗粒和片状结构C. 岩石的应用1. 岩石是优质建筑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等2. 岩石是很好的工艺品材料,如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等3. 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各种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为生活和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A. 地壳变动的证明1. 地壳变动: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地壳变
8、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的剧烈,有的缓慢,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结果2. 地壳变动的痕迹: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B. 火山1. 火山与火山喷发1) 火山:,地壳内部喷出的高温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称为火山2) 火山喷发: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第 9 页 3.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喷发物4. 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类5. 火山分布:环太平洋的陆地和
9、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C. 地震1.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 地震构造3. 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喜马拉雅山一带D. 地震的预防和预报1. 地震的逃生方法1) 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2) 底楼: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3) 高楼:来不及逃离时,根据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例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4) 室外: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2.
10、地震的预报1) 地震的前兆:,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2) 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第 9 页 3) 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第5节 泥石流A. 泥石流的形成1. 泥石流的概念: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2. 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1) 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2)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3)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3. 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1) 人类活动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年级 上册 人类 家园 地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