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陶罐和铁罐》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陶罐和铁罐》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xx 镇 xx 中心学校 xxx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对待人和事物的方法。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4、拓展延伸,编写故事。教学重难点: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了国王御厨
2、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通过这个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 19 自然段(一)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多媒体出示问题)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二)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三)下面我们一道来解
3、决后面两个问题。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过渡: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分别找到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你自己喜欢的线条画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出示对话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板书:傲慢)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如果学生读不出来的话,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示范,学生模仿。)(2)出示对话二:“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板书:轻蔑)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
4、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 2)(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学生找出句子“住嘴什么也不怕。”)出示对话三“住嘴什么也不怕。”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 3,然后回答。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以上四部分的朗读均可以通过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请不同学生在展示读,在读中体会情感,教师再做适当的引领
5、和示范,学生再读,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孩子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对于其情感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一些。)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师:找出陶罐说的话,读一读。分别指名生读陶罐的三句话,教师相机引导。板书:谦虚、礼貌、宽容3.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师:谁愿意到黑板前在图片上画一画?(指名两个同学一个画陶罐,一个画铁罐)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师: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这样设计通过孩子们
6、亲自动手,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认为的表情神态,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积极性,并且更有利于孩子们对于文章神态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显得更加生动,更加的形象。)三、分角色朗读。师:那我们朗读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带着这样一张脸来读才好呢?看谁读得最像。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课文。1、指名读 2、男女生读四、学习课文 1017 自然段(一)同学们读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对话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 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明确: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
7、不存在了。)此处可训练了孩子们语言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五、揭示寓意领会中心(一)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二)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三)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说一说学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六、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 ,经过这件事情后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续编这篇童话故事吧!3、交流讨论。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以上四部分的朗读均可以通过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请不同学生在展示读,在读中体会情感,教师再做适当的引领和示范,学生再读,这样更
8、有利于加深孩子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对于其情感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一些。)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师:找出陶罐说的话,读一读。分别指名生读陶罐的三句话,教师相机引导。板书:谦虚、礼貌、宽容3.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师:谁愿意到黑板前在图片上画一画?(指名两个同学一个画陶罐,一个画铁罐)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师: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这样设计通过孩子们亲自动手,根据自己的理解
9、,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认为的表情神态,可以增加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积极性,并且更有利于孩子们对于文章神态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显得更加生动,更加的形象。)三、分角色朗读。师:那我们朗读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带着这样一张脸来读才好呢?看谁读得最像。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课文。1、指名读 2、男女生读四、学习课文 1017 自然段(一)同学们读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对话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 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明确: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此处可训练了孩子们语言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五、揭示寓意领会中心(一)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二)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三)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说一说学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六、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 ,经过这件事情后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续编这篇童话故事吧!3、交流讨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