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 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 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风湿性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功能多严重受损而需人工瓣膜置换术,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这种手术,我国每年也有上万名机械换瓣的新成员,这些患者都将持续终身抗凝1。但临床用药剂量不易掌握,致使抗凝治疗中出血、栓塞成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我院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对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
2、意,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166岁,平均53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2例,人工瓣膜为进口或国产机械瓣,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出血或凝血情况发生。本组病例均选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Warfarin)、静脉抗凝药为肝素。本组32例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抗凝治疗。1例术后25 d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其余均于术后1530 d治愈出院。出院前彩色B超复查,32例患者机械瓣膜功能良好,日常活动无心慌、气急等症状,一般生活能自理。口服抗凝药物剂量调整稳定,在正常饮食下
3、,检查PT均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0倍,抗凝治疗效果满意。 1.2 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3周以及1个月、2个月、3个月7次抽取静脉血用枸橼酸钠抗凝,分离血浆,应用ACL20XX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散射比浊法测定PT和INR。 2 抗凝治疗的方法 2.1 抗凝药物的选择及抗凝标准 人工机械瓣膜植入心脏,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启动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凝块的形成3,容易在人造瓣膜周围形成血栓,既影响人工瓣膜的功能,又容易导致脑梗死和肢体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需要密切监护。一般在术后3648 h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观察2 h后无出血征象,即开始口服抗凝药物
4、,首次口服华法林2.55 mg,每晚1次,维持量在2.55 mg,不能口服者可改用肝素,体重0.5 mg/kg,静脉推注每612 h进行1次,直至口服抗凝药生效为止。24 h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PT维持正常值的1.52倍,INR为2.03.0之间,服用初期应每日查PT、INR,找到服用华法林最佳剂量,稳定后每周测1次,出院后每月测1次,半年以后每12月测1次。拟手术当日停用华法林、肌内注射维生素K1,术后第1日重新抗凝治疗。 2.2 PT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 采集PT标本的时间常规为清晨、空腹、平静、休息状态下,采血静脉为上臂肘正中静脉,使用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瓣膜 置换 术后 抗凝 32 患者 护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