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名称基于DS18B20温度测量系统设计课 程 名 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生姓名尹彬涛学号1341301075系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江世民 2015年6月12日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
2、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STC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STC89C52目录摘要。.。.。.。.。.。.。.。.。.。.。.。.。.。.。.。.。.1引言。.。.。.。.。.。.。.。.。.。.。.。.。.。3一、方案介绍.。.。.
3、。.。.。.。.。.。.。31、显示部分。.。.。.。.。.。.。.。.。.。.。.。.。.32、温度采集.。.。.。.。.。.。.。.。.。.。.。.。.。.53、 方案流程图。.。.。.。.。.。.。.。.。.。.。5二、总体方案设计。.。.。.。.。.。.。.。.。.。.。.。.。. 61、 硬件设计。.。.。.。.。.。.。.。.。.。.。.。.。.。 61。1 温度采集设计。.。.。.。.。.。.。.。.。 61。2温度显示设计.。.。.。.。.。.。.。.。.。.。.。. 62、 软件设计。.。.。.。.。.。.。.。.。.。.。.。. 72。1 DS18B20程序设计.。.。.。
4、.。.。.。.。.。. 72.2显示部分程序设计.。.。.。.。.。.。.。.。.。.。 8三、实验调试过程。.。.。.。.。.。.。.。.。.。.。.。.。101、软件调试。.。.。.。.。.。.。.。.。.。.。.。.。.。.101。1 显示部分调试.。.。.。.。.。.。.。.。 。.10四、心得体会。.。.。.。.。.。.。.。.。.。.。.。.。.10五、致谢.。.。.。.。.。.。.。.。.。.。.。.。.。.。.。.。.。.。11六、参考文献。.。.。.。.。.。.。.。.。.。.。.。.。.。.。12七、附录.。.。.。.。.。.。.。.。.。.。.。.。.12附录一 程序代码
5、。.。.。.。.。.。.。.。.。.。.。.。.12附录二 仿真电路图.。.。.。.。.。.。.。.。.。.18引言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涉及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点偶,热敏电阻还有一些输出模拟信号得温度传感器,而这些测温元件一般都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硬件电路复杂,软件调试繁琐,制作成本高,阻碍了其使用性。因此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又推出了一款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本设计就是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来设计数字温度计。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本设计显示
6、精度为1,只能用于日常生活粗测。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STC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显示器使用液晶显示。一、方案介绍1、显示部分显示部分是本次设计的重要部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LED显示,分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对于静态显示方式,所需的译码驱动装置很多,引线多而复杂,可靠性也较低.对于动态显示方式,虽可以避免静态显示的问题,占用单片机IO口少,节约资源,而且接线简单。方案二:采用LCD显示.LCD液晶显示具有丰富多样性、灵活性、电路简单、易于控制而且功耗小等优点,对于信息量多的系统,是比较适合的。鉴于该系统信息量少,我们采用方案一。2、温度采集由于现在用品追求多样
7、化,多功能化,给系统加上温度测量显示模块,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使该设计具有人性化.本次实验是设计列车车轴实时温度检测系统,所以我们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用DS18B20测温度就无需外接A/D转换电路,其输出的温度值就是已经经过了A/D转换,已经是数字量了.DS18B20可以满足从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测量范围,且DS18B20测量精度高,精度为0.0625摄氏度,固有的测温分辨率为05,在一秒内把温度转化成数字,测得的温度值的存储在两个八位的RAM中,单片机直接从中读出数据转换成十进制就是温度,使用方便。基于DS18B20的以上优点,我们决定选取DS18B20来测量温度。3、 方案
8、流程图温度传感器DS18B20集成了A/D转换的功能,所以在连接单片机时无需进行A/D转换电路的连接,将采集的温度数据经过DS18B20的处理将温度值输出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的控制输出使数码管显示,倘若实测的温度大于人为设置的温度时,单片机I/O口P3。0输出高电平,使报警系统工作报警。流程图如图1。3所示:DS18B20温度传感器80C51单片机四位一体数码管图1。3 流程图二、总体方案设计1、 硬件设计1.1 温度采集设计温度传感器采用DSl8820,其是一种单总线智能型温度传感器,只有三线接口,分别为地线(GND)、数据线(DQ)、电源线(VCC)。DSl8820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处理
9、器与DSl8820通过数据线(DQ)来完成双向通信,因此采用DSl8820使得电路十分简单。温度变换功率可以来源于外电源,也可以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l8820供电.DSl8820的电压范围为+30+55 V,测温范围为-55+125,固有的测温分辨率为0.5,最高精度可达0062 5,最大的转换时间为200 ms。一条总线上面可以挂接多个DSl8820实现多点测温。本实验温度路数只有一路,所以单独使用一个+5V电源对DS18B20供电。引脚图如图2.1.1(a),元件图如图2.1。1(b):图2.1。1(a)图2.1。1(b)1.2温度显示设计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四位一体
10、LED共阴极数码管显示,段选端由单片机P0口控制,之间外接上拉电阻。理想情况下单片机P0口输出的高电平为+5V,足以使数码管点亮,但在实际接线中,要接一个上拉电阻,这样才能使数码管正常工作。数码管的位选端与单片机P2口连接,通过程序控制P2口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数码管位选。图2.12(a)、图2.1。2(b)分别为数码管引脚图和实物图:图2.1。1(a)数码管引脚 图2。1.2(b)实物图 2、 软件设计2。1 DS18B20程序设计对于DS18B20的程序编写要特别注意时序问题,如果采用C语言编程,其对时序要求很严,倘若时序错误会导致单片机读不到数据,或是读到的数据都是错误的,更严重就是传感器
11、不工作,无法进行温度采集;汇编语言对时序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为程序运行每一条汇编语句都会有一个机器周期。下面就是DS18B20各个状态下得时序介绍:1、DS18B20复位初始化时序先通过单片机把DQ电平拉低,即DQ=0,然后通过一个480us到960us的延时,再拉高电平等待15us,当对传感器进行复位操作时,成功了则DS18B20会自动将DQ拉低,此时单片机对DQ温度值进行读取;倘若不成功则DQ一直保持高电平,单片机无法从DS18B20读取温度值。复位时序如图2。2.1(a)所示:图2。2.1(a)DS18B20复位初始化时序图2、写DS18B20温度时序写周期一开始做为主机先把总线拉低1微
12、秒表示写周期开始.随后若主机想写0,则继续拉低电平最少60微秒直至写周期结束,然后释放总线为高电平.若主机想写1,在一开始拉低总线电平1微秒后就释放总线为高电平,一直到写周期结束。而做为从机的DS18B20则在检测到总线被拉低等待15微秒然后从15us到45us开始对总线采样,在采样期内总线为高电平则为1,若采样期内总线为低电平则为0.温度写时序如图2.2。1(b):图2.2.1(b)写DS18B20温度时序图3、读DS18B20温度时序先将DQ电平拉低,然后单片机再将DQ电平拉高,如果DQ的数据是“1”时,则单片机在采样时就会采到一个高电平;如果在DQ的数据变成了“0”,则说明DS18b20
13、自动将电平拉低,单片机采样时就会得到一个低电平。温度读时序如图2.2。1(c):图2.2.1(c)读DS18B20温度时序图2.2显示部分程序设计显示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者区别在于静态显示接线多,用到的IO口多,所以对单片机资源浪费大,但是其编程简单;动态显示接线少,占用的IO口少,资源利用充分,但是其编程比较复杂。本实验采用动态显示,采用四位一体共阴极数码管,段选端用P0口控制,位选端用P2口控制,显示图如图2。2。2(a)所示图2。2.2(a)显示图因此,整个的程序流程图如图2。2.2 (b),单片机上电,进行单片机初始化,之后进行DS18b20的初始化,将原有的温度擦除.初始化完成后
14、,当总线接收到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脉冲时,则温度传感器进行写操作,将温度值写入。温度数据转换完成后,单片机P1口将温度值读入单片机中,经过程序处理显示到数码管上。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时,倘若实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触发报警电路工作,产生报警,如果温度正常则报警电路不工作。初始化DS18b20发44H温度转换指令发CCH 跳过ROM指令数码管显示80C51温度数据处理开始延时等待温度转换完毕初始化DS18b20发BEH温度读取指令发CCH 跳过ROM指令数据存入缓冲区图2。2。2(b) 程序流程图三、实验调试过程1、软件调试1.1 显示部分调试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我们采用了分步调试,首先直接将一位
15、数码管接地选通,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显示;如果没有错误,再进行两位显示,在两位显示之前要将数据进行处理,取出十位,个位,如此依次将三位温度值显示出来。但是在显示过程中我们发现显示的数据一直在闪烁,不是静止的,我们试着把延时时间延长,但是任然不起作用,没有任何变化。经过多番努力,江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在将P2口置了数选通数码管之后,下一个数据在选通数码管时没有重新将P2口初始化即还原(MOV P2, #0FFH)。程序如下:MOV A, 32H MOV DPTR, #SGTB1 MOVC A,A+DPTR MOV P2, 0FFH ;P2口复位 MOV P0,A ;显示温度”个位值 MOV P
16、2, #0FDH ;位选 LCALL DELAY有了P2口的复位这条程序,显示的闪烁问题就解决了,数据显示变得稳定.四、心得体会 在第十周星期五上午刚考完,江老师就过来布置课设任务,讲了很多很多,当时听完也很有兴趣,应为在实验室是个能出成就的地方,每当你取得一点点的成功,你都会感觉很充实,就会觉得这一天没有虚度,学到了东西。下午,大家网上选题,什么事都讲究效率,我们还在睡午觉,二班的同学就在选题了,看到那个题目我都晕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纠结啊,硬着头皮选了个挑战性的题目。搞得星期六上课都在想到底要怎么开始,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东西都得从开始学起,所以星期天开始从基础开始学。基础就得从一些基础
17、软件开始,起初我对画电路图用什么软件,编程用什么软件,程序,仿真用哪种软件以及如何烧单片机程序一无所知。所以星期天慢慢的熟悉一下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这个过程很痛苦,什么东西都不懂要去问别人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经过一天的熟悉之后,我们弄了一个最简单的汇编语句,想让数码管显示一个“5,体验一下整个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出来了,当时很高兴,慢慢的对自己的题目如何开展有了信心了。经过一到两天的资料查询,渐渐的对编程有了一点头绪,一些特定的元器件,它的程度编写都是固定的,只是需要把程序看懂,修改其中参数,然后自己慢慢将数据处理部分和显示部分程序编好.编程过程中经常遇到问题,想问老师吧,老师又
18、很忙,不可能一直都在实验室随叫随到,所以在编程的第一天没什么进展。后面请了一个对编程比较有经验的同学在旁边指导我,遇到问题我们相互商量,然后解决,就这样一条一条,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将程序的大体框架汇编了出来。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尝试着开始仿真,在仿真过程中也经常发现问题,慢慢的找出问题,将程序一点一点的完善,然后将整个调试完成。值得提得是,起初大家都并不知道如何开展自己的题目,我们可以在QQ群上提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同学,包括指导老师都会给你提出一个如何开题的建议。每一天,老师要问大家现在的进展如何,虽然看起来是随口一问,但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有督促,鼓励作用的.除
19、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这一天遇到的问题大胆的在群上提出来,老师现场给我们做出解答,也许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实验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其他同学一样有这样的困惑,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都可以在晨会上解决一些前一天遗留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平台非常有必要,很有存在的意义,应该继续发扬,一届一届传承,进而成为测控专业的一个传统.总得来说,课设两个星期下来,真的心里有喜有悲,一个实物调试了一两天都没能调试出来,心里确实很有压力,有时都不想再进实验室了,很纠结。但是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简单的完成了一个课设,精华是在这个过程,我们享受的是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实验室的器件,懂得了一些常用软件件的操
20、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动手了,整个课设下来,一个系统的完成是我们一点一滴动手设计搭建出来的,想到这个你会很有成就感,会觉得实验室并没有白待,几个星期没有白费。同学之间交流多了,感情就会加重,同学情就变得更浓厚了,师生之间通过交流,解决问题,聊天,慢慢的我们彼此之间就像是朋友了,师生情也变得融洽了。经过这次课设,我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对于你个人来说很难解决的问题,放在一个团队面前就显得很渺小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经过大家相互商量讨论,问题就会一步一步迎刃而解.课设过程中我们就是一个团队,充分发挥合作精神,我们就能将课设彻底、完美的完成。五、致谢在课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的问题,
21、多亏有我们这个团队,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有他们的帮忙我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设。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江世明老师.在课设还没开始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在实验室就遇到了江世明老师,跟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的将显示部分是采用静态还是动态决定下来了。除此之外在程序编写过程中,程序仿真,实物调试,江老师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有一点不懂得地方,老师都会讲解的很详细,让我尽量的听明白。还有李老师,他组织的晨会让我收获很多,在会上,我从一点都不会,慢慢的懂得了如何查资料,如何确定总体方案,如何根据实验室现有器材搭建实物等等,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在晨会上得到解决。遇到了困难,晨会上大家相互鼓励,然后
22、又信心满满了。其次要感谢李波同学,我从刚开始的文盲,到现在初步了解一些软件的操作,是他教会了我如何使用proteus,如何运用keil编程,以及如何将程序烧入单片机等等。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想他请教,他也一一给我解答,在此非常感谢.最后还得感谢我的另一位同学谈黎明,在编写程序方面,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起初我对DS18B20的程序编写几乎毫无头绪,是他给我慢慢讲解,给我详细的解释了DS18B20程序的编写过程.在我编写程序的两三天中,他一直跟我一起讨论,有什么问题,他都能给我解答,他在编程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在此非常感谢他。在这次课设中,由于
23、有指导老师以及这些同学的帮助,我才能很顺利的完成这次课设。六、参考文献1 江世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32 孙传友,孙晓斌。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7。3 谭浩强. C程序设计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杜洋. 18B20温度传感器应用解析R.20051202/2007-03-16.七、附录附录一 程序代码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DQ=P30; /接ds18b20数据端口sbit p20=P20;sbi
24、t p21=P21;sbit p22=P22;sbit p23=P23;code uchar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 0x82,0xF8,0x80,0x90;/09code uchar tab1=0x40,0x79,0x24,0x30,0x19,0x12, 0x02,0x78,0x00,0x10;uchar a,b,t;uchar bai,shi,ge;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while(i-); int_DS18B20()/对ds18b20初始化 unsigned char x=0; DQ=1; /DQ复位 dela
25、y(8); /延时 DQ=0; /单片机将DQ拉低 delay(80); /精度延时大于480us DQ=1; /拉高总线 delay(10); x=DQ; /x=0则初始化成功,x=1则初始化失败 delay(20); return x;read()/读温度数值 unsigned char i=0; unsigned char dat=0; for(i=8;i0;i-) DQ=0; dat=1; DQ=1; if(DQ) dat|=0x80; delay(4); return(dat);void write(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i=0; for(
26、i=8;i0;i-) DQ=0; DQ=dat&0x01; delay(5); DQ=1; dat=1; delay(4);void int_() while(int_DS18B20()); write(0xCC); write(0x44);void main() uint count=0; P2=0xFF; int_(); delay(220); for(count=0;count127) /判断温度正负 B127 为负 a=a; b=b; a=a4; t=b4; t=t|a; t+=1; shi=t/10; ge=t10; for(count=0;count=10) p20=1; P0=0
27、xBF; delay(30); p20=0; p21=1; P0=tabshi; delay(30); p21=0; p22=1; P0=tab1ge; delay(30); p22=0; p23=1; P0=0xc6; delay(30); p23=0; else p20=0; p21=1; P0=0xBF; delay(30); p21=0; p22=1; P0=tab1ge; delay(30); p22=0; p23=1; P0=0xc6; delay(30); p23=0; else count=0; a=a4; t=b4; t=t|a; bai=t/100; shi=t100/10; ge=t%10; for(count=0;count123;count+) if(bai) p20=1; P0=tabbai; delay(20); p20=0; else p20=0; if(shi) p21=1; P0=tabshi; delay(20); p21=0; p21=0; p22=1; P0=tab1ge; delay(20); p22=0; p23=1; P0=0xc6; delay(20); p23=0; int_(); 附录二 仿真电路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