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初探.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初探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初探 学前心理学是幼教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还是幼教专业中职和高职大专衔接的核心课程,但是日前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在:首先,不少学校只将其作为一门应试课程(有些学校甚至不专门开设此课程,只在考前突击划重点),忽视了其作为幼师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其次,只重理论讲述忽视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学完此门课程后学生对幼儿实际心理仍是一头雾水,更谈不上用它来指导实践;三是该课程连接了前期的学前教育学、卫生学和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也为后续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美术教育等学科奠定基础。如果不了解该课程在师范专业
2、课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就使得该门课程形同虚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不利。 事实上,在幼教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该门课程集中体现了学生师范专业技能,很多幼儿园一线的教师认为,儿童心理学的实践知识是实际教育工作中最需要但却最难把握的知识技能,而这些恰恰是幼教专业学生最为缺乏的能力。面对以上现状,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并在实践中有了一些心得,下面具体谈谈。 1 就业导向 ,优化课程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此为据,笔者思考了就业导向下学前心理课程的定位。 1.1 本课
3、程人才培养定位 幼教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和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应该要能适应幼教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幼教学生的心理知识技能在岗位要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 本课程职业资格定位: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能够对应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并为后续的保育员证书、育婴师证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C证等打好基础。 1.3 本课程前期及后期课程衔接定位:前期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后续课程: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等等。(包含中职与
4、高职、本科衔接的后续课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 整合筛选,优化教学内容 2.1 模块教学 笔者对当前学前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筛选:本课程共80学时,把现有的心理课程内容重组,分为五大模块进行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系统。 2.2 体现学前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 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日后工作中的教研教改需求呼唤该课程能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以及新近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部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纲领性文件),笔者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认真理解和学习,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另外,像
5、儿童“心理理论”、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化的研究、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都是研究新趋势。学生们应做一定的了解。 2.3 体现当地实际的本土化内容 本土化教学内容,针对当地幼儿园早教机构的办学情况,是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输送到本地的公办、私立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因此,笔者尝试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模块,分门别类讲述当地的幼儿园、早教机构概况和工作内容。笔者到当地一些幼儿园做了详细的了解:办学理念、学前心理在各幼儿园的教學内容的体现、早教的方法和形式等。比如:某公立幼儿园提倡:玩中学,做中学,以游戏为中心;某机关幼儿园采用的是全脑潜能开发理念;某大型私立园用的是蒙台梭利教学
6、体系等,分别为学生们介绍这些理念对应的教育和心理学原理是什么?在这些幼儿园工作如何体现其工作重点。对比这些理念的优劣异同和具体实施流程。 3 应用为先,优化教学模式 3.1 把握重点,删繁就简 针对理论多而杂的现状,在基本理论教学中,教师采用两种方式:(1)对较难理解的重要概念,教师采取课堂精讲形式确保学生能理解课堂内容,及时消化吸收。(2)对部分不太重要的概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这种处理方法既能保证学生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保证节约时间,增加效率。 3.2 精选案例,活化课堂 案例教学法大家都在做,可是实际效果却有很大的差距。什么样的案例能吸引学生,引起共鸣,让学生理解?什
7、么样的案例能真正反映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评析案例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其实都在考察着教师的基本功,花费精力和心血。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的选取应贴近幼儿园、早教工作实际 例如:讲解“儿童思维发展”时,笔者选用小朋友真实的童言稚语(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讲授“学前儿童的注意”一章时,展示了小朋友上课和游戏活动的实录录像,采用了视频的方式来展现幼儿园一线教师是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同年龄班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们各自有什么办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些录像是幼儿园公开课中选录和网络资源中选取的,它们形象直观,真实可信,让学生有切实的感受,加深了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
8、2)案例的选取应贴近日常生活实际 会骑自行车对学骑摩托车有帮助吗?羽毛球运动员在练习网球的时候是否比别人更具优势呢?“万绿丛中一点红”反映的是知觉中的什么道理。面试的时候,该怎样吸引考官的注意力?皮肤黑和白的人在穿衣上有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为什么先苦后甜特别甜,先甜后苦特别苦,久居兰室不闻香,久居鲍鱼之肆不闻臭?“一手画圆一手画方”,你能一心二用吗?让学生谈谈自己复习应考的策略,来理解复习方法,遗忘规律;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喜闻乐见,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得课堂活跃,兴趣倍增。 (3)案例的选择应能科学反映心理学内涵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老师选取案例随心所欲,有时是在误导学生。比如,我曾见到某
9、教师在讲到幼儿方位知觉时,一开始借用书本案例,说明小孩子分不清b和P,后来就引申为应该尽早帮孩子树立正确榜样,手把手教孩子写字,其实这正是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育不成熟的正常表现,可以用相应活动促进幼儿方位知觉发展,但不必拔苗助长,提早教学前儿童写字亦不被提倡。教师所给案例,要有科学性,不能随意为之。 3.3 专题引领,解决问题 专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又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它与杜威的“做中学”思想类似,是目前教改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在本课程的教改实践中,也大量借鉴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精髓。首先根据本章重难点内容,提出与社会实际相关联的热点问题(如学前儿童是否该上兴趣班?/孩子,
10、你为什么撒谎?/棒棒糖的诱惑-学会等待、延迟满足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每一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讨论、最后教师评价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知识的学习,也成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3.4 课内课外,实践应用 幼儿教师最终需要形成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获得。为此,我们采用了课内加课外的模式。 课内,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我们采用了“十分钟片段教学”的试教法,学生课前设计好一个主题,课中模拟幼儿园课堂,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贯彻下去,势必要组织课堂,吸引注意力,进
11、行师生互动等,这样对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考验,也无形中用到了很多心理学原理。实行一阶段以来,学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第一次尝试,对教学的难度和进出有了切身体会,经过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点,有了自己的收获。 课外,采用实地观察法。借助幼教学生实习和见习机会,带着任务,到幼儿园当中去观察,让学生到家长中去调查,去体验幼儿的心理特点。笔者选择两个专题任务“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我们的学生到笔者所在地的市直机关幼儿园、富健幼儿园、嘉裕双语幼儿园等,实地观察幼儿园教育活动,感性认识幼儿实际心理特点,和幼儿园老师和幼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吸取经验,然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观察报告。另外,要求学生实地调查本地幼儿园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4 合理考核,优化评价方式 教学的评价是指挥棒,为此,笔者注重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并细化了评价项目、把具体操作实践项目评价(如观察报告)纳入了进来。这种多元评价的方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和基础并重,应该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幼师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探索上的道路是无止境的,笔者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追求,力爭培养出更多理论扎实、技能熟练的合格幼儿教师来。 (作者单位:龙岩技师学院) 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