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轻微心梗的症状有哪些.docx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轻微心梗的症状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轻微心梗的症状有哪些.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轻微心梗的症状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轻微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近20多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资料显示,只有尽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受累心肌血供,挽救濒死心肌,防止远期的左室重构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再灌注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诊疗方法的改进,已经从传统的对症治疗被动治疗模式转变为现在的积极早期再灌注疗法。 介入治疗逐渐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方法,与溶栓治疗和急诊冠脉搭桥(CABG)比较有以下优势:较高且稳定的血管再通率,尤其是TIMI3级血流;对高危患者或者有溶栓禁忌者也可有较大的获益;能立即明确冠脉病变情况,有
2、利于早期危险分层;创伤小、恢复快,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心肌缺血复发、再梗死、再闭塞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AMI的急诊介入治疗的缺点在于需要有导管室的医疗中心和有丰富手术经验的医务人员,同时需要相关人员24小时备班,增加运行成本,与溶栓相比有一定时间延迟。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AMI的介入策略分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rimary PCI)、易化PCI(facilitated PCI)、补救性PCI(rescue PCI)以及较晚进行的择期PCI。通常急诊介入治疗多采用直接PCI。 直接PCI是指对AMI患者不行溶栓,而直接行PCI,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恢复冠脉血流。AM
3、I的直接PCI应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进行,超过12小时若症状持续存在也可进行。对休克患者在AMI发病36小时内,休克发生18小时内进行PCI也可有益。直接PCI可明显降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一项综合了23项随机临床试验1,共纳入7739例ST段抬高的AMI患者,将其分成直接PCI组(n=3872)和溶栓治疗组(n=3867)。结果显示,短期总病死率(7%比9%,P=00002);非致命性MI发生率(3%比7%,P=00001);卒中发生率(1%比2%,P=00004);死亡、非致命性MI及卒中复合终点(8%比14%,P=00001);直接PCI组均显著低于溶栓治疗组。AMI患者的直
4、接PCI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并且疗效优于溶栓治疗。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均肯定了直接PCI对治疗AMI的价值。但再灌注的“黄金时间窗”非常狭窄,一般在AMI症状出现后23小时内,在此期间治疗获益最大。最新AMI治疗指南建议的直接PCI最佳适应证要求从进院到球囊扩张时间(door-ballontime)应90分钟,这对一些医院来说是限制进行直接PCI的障碍,并非所有医院可以开展直接PCI,从而降低了这种方法的时效性。 易化PCI是指STEMI发生后尽可能早地(院前或院内)给予药物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剂和/或GPb/a拮抗剂,然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能进行急诊PCI的中心行PCI治疗。目前的
5、一些循证医学证据未显示出易化PCI较直接PCI有明显的益处,ASSENT-4PCI2是在24个国家进行研究,选入1667例AMI,计划做PCI的病人。其中829例接受全剂量,一次静脉推注TNK(tenecteplase),然后13小时内做PCI,另838例行直接PCI。TNE组仅在纤溶失败时才使用GPb/a抑制剂。研究主要复合终点为随访90天时的死亡、心力衰竭、卒中。研究显示:主要复合终点易化PCI组高于直接PCI组(19%:13%,P=00045),中风事件发生率(18%:0,P00001),30天后,易化PCI组6%病人(50/828)死亡,而单纯PCI组仅38%(32/835)死亡(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及评价 急性 心肌梗死 介入 治疗 评价 轻微 症状 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