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是谁制定的-对当前财政政策制定的分析.docx





《财政政策是谁制定的-对当前财政政策制定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是谁制定的-对当前财政政策制定的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政策是谁制定的 对当前财政政策制定的分析 内容提要:目前国内外普遍一致地认为,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反叛性的见解,即认为制定财政政策应当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即在财政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三大基本的原则,并由此界定了合理财政政策的总体框架。虽然原则的具体数量很难明确的确定,这就给财政政策的制定对几大经济指标的合理调控等,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运作范围。但是我们应当时刻牢记着,更科学地界定财政政策是否合理的理论思想的存在! 从30年代的凯恩斯经济学以来,财政政策无疑是一直被公认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道,共同成为
2、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手段。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调节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努力烫平经济增长的波动,并保证经济在低通货膨胀和高就业率等基础上的稳定增长。在我国,财政政策不仅担负着供求总量的调节任务,而且还直接承担着技术改造、物价补贴、重点建设、区域发展以及公平分配等等的重要职能。 笔者认为,上述传统的对财政政策的作用认识是十分偏颇的。因为: 一、制定财政政策存在着三大原则,在三大原则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公平负税的严格限制下,政府财政政策的自主的合理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二、对财政政策的任何必要的重大变动,我们与其看作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不如
3、看作是政府努力改变自己的政策、以适应客观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即客观情况的变化自然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有新的认识,即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否则将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使用的各种后果。 下面我们就对这种新的财政政策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一、制定财政政策的客观依据三大基本原则分析。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有关支出与收入的政策总和。笔者认为,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存在着三大必须遵循的客观原则:一是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二是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公平负税。这三大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和收入的基本总量及结构,从而也就决定了政府的基本的财政政
4、策;任何偏离这三大原则的财政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的损害。 下面我们就对财政政策的这三大原则作进一步的分析。 1、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的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的结构及总量。 我们先讨论和确定两个概念: (1)资金使用效率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仅考虑经济收益,而且考虑政治、社会、国防乃至外交收益等等。例如社会保障,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意义。二是不仅考虑短期收益,而且考虑长期收益。例如教育投资,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就构成了资金使用效率的完整内涵。 例如贫困地区开发,从短期上看,它有助于挖掘现有的潜力以实现产量的
5、增长;从长期上看,它将确立经济自我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并最终实现国力资源的充分开发等。从经济收益上看,它可能争取项目的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从政治、国防、社会等收益上看,它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并大大增强边防及纵深的军事实力等。 (2)社会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的数量确定 这是一个方法很多并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我们这里仅通过一个较为复杂的例子分析、以试图阐述其基本的思想。 例如政府通过普遍、等量地降低税率,使一笔资金均匀地留在社会,并为企业和个人所得。 个人得到这笔新增的收入后,一部分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将通过储蓄或购买证券等而转化为社会的投资;企业得到新增的收入后,一部分将用作职工的福利,即转化为消费,
6、另一部分将用作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即同样转化为社会的投资等。这些资金分散使用后的效率总和,例如消费促进了身心健康并提高了知识水平、投资扩大了产量并带来了技术的突破等等,就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 在明确了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社会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的概念后,我们就能够很轻易地推导出政府财政支出的合理结构。即政府对某一部门或行业的资金支出,其边际效率应当等于社会资金使用的边际效率。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较高,说明政府没有充分利用集中管理的优势,并造成了权力的不应有的悬空或缺位,此时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应当继续增加;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较低,说明政府滥用了集中管理的权力或定位,并造成了不应有的社会资
7、源的使用浪费,此时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应当相应削减;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等于社会的边际效率,说明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达到了适度规模,此时国力资源在政府和社会的分配使用中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政府对所有部门或行业投资的适度资金数量,这同时也就确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结构。当然财政支出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对政府各项合理支出进行加总求和,我们就可进而确定政府支出总量的适度规模。 因此,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的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的结构及总量。 2、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决定了政府的合理收入总量 在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下,政府的收入总量等于政府的支出总量
8、。因此在政府合理的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政府的合理收入总量随之亦定。即两者必须在数量上相等。 对于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已经有了较普遍一致的认识。因为: (1)如果财政收支长期保持大量的盈余,这说明政府的收入太高,从而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抑制了消费需求并进而抑制了投资需求等。这将使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供给动力削弱以及市场需求萎缩的双重制约。 (2)如果财政收支长期保持大量的赤字,这无疑将给经济的发展造成更为明显的损害。例如刺激通货膨胀、挤占企业资金、加重政府债务负担等等。 因此,财政收支必须保持平衡。如果财政收支出现较大的盈余,政府应当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政策 是谁 制定 当前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