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在东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探寻育人本真.docx
《“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在东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探寻育人本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在东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探寻育人本真.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在东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探寻育人本真“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在东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探寻育人本真 一、问题提出 我国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具有重基础知识、重习惯养成等优点,而突出问题是忽视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西方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人权,重能力、重个性,而突出问题是忽视学科基础。我觉得,坚守东方教育传统,适当吸纳西方教育的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尊重,更容易把握教育的本真。 20XX年9月,我在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开始探索尊重教育。我们基于教师智慧,构建了一些实践模式,其中最受师生与家长欢迎的“星卡”评价和自主作业,犹如两只翅膀,托起了“尊重教育”理念。20XX年,尊重教育课题获国
2、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 20XX年6月,我调任温州建设小学集团总校长。结合学校原有的轻负担高质量教育品牌和一直以来重视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传统,我将尊重教育成果与建设小学原有传统进行嫁接,形成“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基础”是从课程视角考虑,“普惠”、“自主”是从儿童视角考虑,对群体而言强调“普惠”,对个体而言强调“自主”。既关注课程基础,又关注儿童人性,体现了我一直以来坚持尊重教育理念与希望走东西方教育中间路线的办学思想。 在解读理念的同时,我对“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的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后全面实施。两项方案充分体现“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如“星卡”评价
3、中“绿星卡”种类多样,孩子多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有所进步,都可获得奖励,这样就把“基础”的面拓宽;有意淡化学科成绩与特长的竞争,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回归“基础”。何以体现“普惠”?避免以学科成绩与特长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更多以“努力卡”奖励综合素养;设计“进步卡”,给“绿星卡”少者雪中送炭;实施“厚德笃行少年奖章”过程评价,体现对弱者的关爱。而与“习惯卡”配套的行为习惯自主教育评价表,与“家庭卡”配套的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等,都着力引导自主计划、自主评价。 自主作业同样体现“基础普惠自主”核心理念。综合素养自主作业,关注综合素养,体现“基础”宽度;二年级以上所有学生都参加,将家庭健身、阅读、劳动、探
4、究、学艺等纳入作业范畴,体现的就是“普惠”;自主选择项目、自主计划、每月的自主评价,都体现“自主”。而学科自主作业,通过作业签免、半自主、全自主的形式,首先是减负,纠正随意拔高难度的不当倾向,回归“基础”。省略的作业以自主学习方案的形式代替,指向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基础”的宽度。让优秀生超前学习、拓展学习,引导潜能生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先学好,体现“普惠”。作业方式由自己选择,自主学习方案是自己设计,自然体现“自主”。在传统作业方式下,孩子“得”的是知识点,“失”的是主动性、创造性,自主作业追求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能力的机会,学生的方案也许很稚嫩,但其间所蕴含的“自主”的价值是不可估量
5、的。 “星卡”评价通过“星卡”这一可操作的载体,让育人为本的大道理落到实处;自主作业通过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自主作业申请表等可操作的载体,让减负提质的大道理落到实处。两者都立足儿童立场,指向独立人格与个性发展。我曾打过比方,学校理念就像月亮:月亮摸不着但看得见,理念应该被教师看得见、好操作;月光柔和地照耀大地,理念应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月亮是动的,理念应该与时俱进;月亮走我也走,是最美的画卷,而学校以理念引导实践,是最美的教育追梦图!建设小学“基础普惠自主”理念下的“星卡”评价与自主作业创新,使校园涌动着尊重儿童人性的内涵美。 二、“星卡”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1.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
6、“绿星卡”评价 “绿星卡”分为“好学卡”、“班级卡”、“特长卡”、“努力卡”、“进步卡”、“家庭卡”、“习惯卡”、“六大节活动卡”。“好学卡”、“努力卡”由学科教师、班主任颁发,“进步卡”由班主任颁发,“班级卡”、“特长卡”、“家庭卡”、“习惯卡”由大队部颁发,“六大节活动卡”由组织活动的教研组分发。 (1)“好学卡”主要奖励学生学习成绩。对学习优秀生、自主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每班颁发100张,每月20张左右。 (2)“班级卡”主要奖励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班级为单位,每周结合学校对班级习惯的考核评比,获纪律、卫生双优班级全体学生每人都可获“班级卡”1张,
7、由班级“班级卡”管理员到大队部领取“班级卡”。 (3)“特长卡”主要奖励学生的特长获奖。凡获得校级以上特长比赛荣誉的学生,凭获奖证明到班级“特长卡”管理员处登记,每月一次到大队部领取“特长卡”。凡一月内获得多个荣誉者也只能领取“特长卡”1张,荣誉证书上标明的时间已超过一个月期限的,不能再换“特长卡”。 (4)“努力卡”主要奖励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所有努力。“努力卡”由班主任、学科教师不定期颁发,凡教师觉得应该受奖励的都可以给予奖励。每学期班主任500张“努力卡”,为该班学生使用,每月颁发100张左右;数学、英语教师一学期每班100张;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一学期每班50张;其余科
8、任教师一学期每班25张,班级之间的平衡由教师自我调节。班主任、教师应制订各具特色的“努力卡”给予制度,如小红花、小卡片等换“努力卡”以扩大评价量,但评价内容要避免与学习成绩、特长获奖挂钩以免重复奖励学科优秀生和技能特长生。 (5)“进步卡”用于进步特别大的学生。主要用于潜能生,由班主任颁发,每学期100200张,每月颁发2040张左右。班主任要关注“绿星卡”总数过低的学生,放大这些孩子的优点,进行特别表彰。这是尊重差异原则的特别措施,班主任要用“进步卡”为“绿星卡”过少孩子雪中送炭。 (6)“家庭卡”主要奖励孩子在家庭里的良好表现。学校制定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就学生自我保健、综合素养自主作业与
9、自我修养三方面进行评价。开学初学校统一发给学生,孩子在家长帮助下填写评价表,并交班主任审核,每月由家长给予孩子评价,凡家长认为优秀者在评价单上签字,学生凭家庭签章到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处登记,由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到大队部换取1张“家庭卡”。寒暑假期间,学校制定假期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下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评价签章后,由班级“家庭卡”管理员到大队部换取“家庭卡”,寒假换1张,暑假换2张。 (7)“习惯卡”侧重学生德行的养成教育。由大队部视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情况实施,原则上开学后实施一次,期效为一个月,针对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良好习惯自主评价表”的形式,梳理几条具体可行的要求,每周
10、由学生自评,四周后由学生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评价,合格者由班级管理员到大队部统一领取“习惯卡”。 (8)“六大节活动卡”设“运动奖章”、“科技奖章”、“英语奖章”、“阅读奖章”、“数学奖章”、“艺术奖章”。凡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数学节、艺术节期间,有达标项目的年级中,达标者获奖章1张;六大节中各类比赛获奖者再获奖章1张(多项获奖、多次获奖者不累计)。六大节活动奖章属于“绿星卡”系列,由各节的组织教研组在活动期间分发,学生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作为普通“绿星卡”换取“红星卡”。 荣誉是孩子的隐私,班主任对学生获“星卡”数量,允许孩子之间的自我比较,但不予公开,更不能排名。凡“绿星卡”
11、数达到10张的,可换“红星卡”,大队部将换回的各类“绿星卡”进行整理之后循环使用。期末多余的“绿星卡”转入下学期使用。 2.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学期“红星卡”评价 “红星卡”为学生的重大荣誉,凡获“绿星卡”10张者,到大队部换取“红星卡”1张。凡获三张“红星卡”者即评为“厚德笃行少年”,“红星卡”由大队部收回循环使用。期末多余的“红星卡”可转入下学期使用。 换“红星卡”程序:第一,学生到班主任处领取“红星卡”申请单;第二,学生填写10张“绿星卡”来历(谁颁发、为什么奖励、奖励时间等);填写申请表时忘记了获绿星卡具体情况的,也可模糊处理。班主任引导学生获得“绿星卡”之后在草稿上记录原因,以便于填写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星卡 评价 自主 作业 东西方 教育 中间 地带 探寻 育人 本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