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课件-第2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课件-第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课件-第2章.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图)(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图) 冲压工艺的类型、常用材料、常用设备冲压工艺的类型、常用材料、常用设备 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变形分析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变形分析 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模(冲裁、弯曲、拉深)的设计及典型结构冲压模(冲裁、弯曲、拉深)的设计及典型结构 其他冲压工艺的设计其他冲压工艺的设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变形分析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变形分析 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冲裁、弯曲、拉深)的工
2、艺性分析 冲压模(冲裁、弯曲、拉深)的设计冲压模(冲裁、弯曲、拉深)的设计 第第2章章 冲压工艺与冲压模设计冲压工艺与冲压模设计2.1 2.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概述2.2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3 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4 2.4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2.5 2.5 其他冲压工艺其他冲压工艺第第2章章 冲压工艺与冲压模设计冲压工艺与冲压模设计2.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概述2.1.1 冲压工艺的特点冲压工艺的特点(1)能冲压出其他加工工艺难以或无法加工的复杂形状的零件,如一些薄壳零件。(2)冲压零件的尺寸精度高
3、,尺寸精度与模具的精度有关,而一般模具的制造精度高,因此冲压零件的尺寸比较稳定,互换性好,有的零件不需要进行再加工,就可达到使用要求。(3)冲压加工生产效率极高,每分钟可以生产上千件的工件。(4)材料利用率高,工件重量轻,刚度重量比和强度重量比高,冲压能耗小。(5)冲压生产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及自动化。(6)冲压加工中所用的模具一般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最适合批量较大的生产。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冲压工艺受到一定限制。2.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概述2.1.2 冲压工艺的类型冲压工艺的类型2.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概述2.1.3 冲压常用材料冲压常用材料2.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
4、艺概述2.2.4 冲压常用设备冲压常用设备1、曲柄压力机1)压力机的分类2)曲柄压力机的结构3)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2、摩擦压力机1)摩擦压力机的结构2)摩擦压力机的特点3、液压机1)液压机的工作原理2)液压机的特点3)液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4、冲压设备的选择 要根据冲压工艺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尺寸和精度要求等来选择。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1 冲裁变形分析冲裁变形分析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1、形状尺寸的工艺性 冲裁件最小圆角半径 单位:mm 凸出悬臂和凹槽的最小宽度 单
5、位:mm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1、形状尺寸的工艺性 冲孔的最小尺寸 单位:mm2、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的工艺性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1、冲裁间隙的确定1)冲裁间隙对冲裁工艺的影响2)冲裁间隙的确定 (1)理论确定法 冲裁间隙系数 (2)经验确定法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1)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1)落料时,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取接近于
6、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2)冲孔时,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2)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1)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 冲孔时 落料时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例例2-1 如下图所示的垫圈,材料为Q235,厚度t=3 mm,试分别计算冲裁时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2)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冲孔时凸模 落料时凹模 形状复杂的冲裁工件2.2 冲裁
7、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例例2-2加工如下图所示的工件,材料为45号钢,厚度t=2 mm,试计算冲裁时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3、冲裁力的计算1)冲裁力的计算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3、冲裁力的计算3)总冲压力的计算总冲压力的计算要根据模具的结构而定,常用冲裁模计算公式如下: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8、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3、冲裁力的计算4) 压力中心的计算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4、排样与搭边1)排样分类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4、排样与搭边2)搭边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4、排样与搭边3)条料宽度的计算条料宽度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上一些数值可查阅相关手册获得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3 冲裁主要参数设计冲裁主要参数设计4、排样与搭边4)
9、送料步距及材料利用率材料的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1、冲裁模的分类及结构1)冲裁模分类按工序性质: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 切口模、剖切模、整修模、精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单工序模、复合膜、级进模2)冲裁模结构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2、工作零件设计1)凸模设计(1)凸模的结构形式 (2)凸模的固定方法(3)凸模长度的确定(4)凸模的材料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2、
10、工作零件设计2)凹模设计 (1)凹模的结构形式 (2)凹模厚度及凹模壁厚的确定凹模厚度凹模壁厚K为凹模厚度系数 b为冲裁件最大外形尺寸(3)凹模的材料及固定方法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3、定位零件设计1)挡料销 固定挡料销 活动挡料销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3、定位零件设计 2)导正销3)侧刃4)导料板与导料销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4、卸料装置与推、顶件装置设计1)卸料装置 刚
11、性卸料装置 弹性卸料装置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4、卸料装置与推、顶件装置设计2)推、顶件装置 1模柄;2打料杆;3打料板;4打料销;5推件器;6凹模 弹性推件装置 1顶件块;2顶杆;3托板;4橡胶顶件装置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件设计件设计4、卸料装置与推、顶件装置设计3)弹性元件的选用与计算 (1)弹簧的选用与计算 (2)橡皮垫的选用与计算5、导向零件设计1)导板2)导柱和导套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2.2.4 冲裁模零冲裁模零(部部
12、)件设计件设计6、固定零件设计1)模柄2)上、下模座3)凸模固定板4)垫板 2.2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冲裁模一般设计流程冲裁模一般设计流程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1、弯曲变形过程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2、弯曲变形特点应力状态应力状态 宽板宽板(B/tB/t3 3) 窄板窄板(B/tB/t3 3)长度方向长度方向1 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厚度方向厚度方向2 2:内外均受压应力:内外均受压应力 宽度方向宽度方向3 3:内外侧压力均为零:内
13、外侧压力均为零长度方向长度方向1 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厚度方向厚度方向2 2:内外均受压应力:内外均受压应力 宽度方向宽度方向3 3: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内区受压,外区受拉两向应力两向应力三向应力三向应力应变状态应变状态 宽板宽板(B/tB/t3 3) 窄板窄板(B/tB/t3 3)长度方向长度方向1 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厚度方向厚度方向2 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 宽度方向宽度方向3 3: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长度方向长度方向1 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厚度方向厚度方向2
14、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 宽度方向宽度方向3 3:内外区近似为零内外区近似为零三向应变三向应变两向应变两向应变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3、弯曲件的回弹 1)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退 火软钢2-软锰黄铜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2)弯曲件的形状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3、弯曲件的回弹 1)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3)相对弯曲半径r/t (5)模具间隙 (4)弯曲角 (6)弯曲方式2.3 弯曲工艺与弯
15、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3、弯曲件的回弹 2)回弹值的确定 (1) r/t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式中,x为弯曲角为x的回弹角;为弯曲角为900的回弹角;为工件的弯曲角(2) r/t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式中,rp为凸模的圆角半径(mm);r 为弯曲件的圆角半径(mm);s为材料的屈服极限(Mpa);E 为材料的弹性模量(Mpa);t为材料厚度(mm);p为凸模圆弧中心角(度); 为弯曲件弯曲中心角(度)。 9090 xPPsPrrEtrrr312.3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2.3.1 弯曲变形分析弯曲变形分析3、弯曲件的回弹 3)控制回弹的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 制造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