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下)-调和鼎鼐.doc
《调和鼎鼐(下)-调和鼎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和鼎鼐(下)-调和鼎鼐.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和鼎鼐(下) 调和鼎鼐调和鼎鼐(下) 调和鼎鼐 饮食与政治之“味” 我们说饮食文化渗入传统的政治文化之中,主要是指主导传统政治生活的调和观念。中国儒家政治传统不强调斗争,尽管有时斗争不能避免,但亦以调和、直达到止息为贵。 古文尚书说命下篇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海”的名句。意为要调好羹,关键在于掌握好咸酸,以此喻治国。古代中国人最早认识和用于烹饪的是盐(咸)、梅(酸)二味,最早需要调味的菜肴则是羹,因此,尽管说命是伪作,出现较迟,但这两句话所反映的烹饪意识并不晚。诗经商颂烈祖中就有“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的句子,所谓“平”就是咸酸适度。因此调和盐梅二味,把它运用于政治生活的主张最迟在西周时已产生。
2、很明显,这种观念的产生与厨人在国家体制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有关,也说明了饮食、政治确有一致之处。 “咸”、“酸”这两个随时可以感觉到的味觉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有联系的。商周以来,一些哲人习惯于从事物两端(或称二元)出发,通过组织、调节从而得出一个合“度”的适中点,这就是社会、国家和个人的行为规范。如孔孟强调的“仁”、“义”、“礼”、“乐”,老子强调的“道”、“德”,韩非的“德”、“刑”二柄,周公的“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以及充斥于周易中的二元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应该说是源于饮食烹饪的,因为饮食烹饪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之一,在烹饪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也一定会较早地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先民把烹饪经验
3、用以认识社会和自然界便是毫不奇怪的了。 五味调和,味道鲜美。因为厨人水火烹煮鱼肉时,用了醋、酱、盐、梅等调料,除腥去臭,以增加美味;为了使其咸酸适度,还要去其有余,补其不足,经过反复加工才能制成。正如诗经所言:“政治就像调和羹汤;君臣都心怀戒惧,志性平和,仔细调和,才能成其大政,而使百姓不争。”先王调和五味,调谐五声(指音乐),都采取这种态度:处心和平,治道才能有成。在儒家看来,正确的政治主张往往掌握在臣工手上,所谓和谐,不是臣工从皇帝,逢君之恶,而是皇帝要倾听和接受臣工的意见;在皇帝刚愎自用,不肯接受臣工意见时,臣下要勇于直谏,不苟取容,才是公认的忠直体国的大臣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从调和的
4、意义出发,古人称烹调时所用的调料为“和”,如商书说命下:“若作和羹,惟尔盐梅”;周礼天宫:“掌王之后世人膳之割烹煎和之事”。礼记月令:“薄滋味,无致和”,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鲔之盐”等等都在说调和。吕氏春秋本味记下了伊尹关于调和的精彩言论:“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灰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这样的调味高论用意已不是指陈烧煮食物之味那么简单,再加上伊尹实施了一项关键举措:将鸿鹄烹制而成的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和鼎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