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堂走出来的研究生.docx
《从食堂走出来的研究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食堂走出来的研究生.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食堂走出来的研究生从食堂走出来的研究生 20XX年6月,初中未毕业的潘震经过8年不懈的刻苦自学,终于拿到了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 此时此刻,手捧录取通知书的潘震,就像手擎祥云火炬的奥运火炬手一样,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今年24岁的潘震,出生在鲁西北齐河县表白寺镇潘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7口人,靠务农为生。幼年时的潘震仍然清楚地记得,大姐的衣服穿小了,二姐再穿,二姐穿小了再给他穿。为了供他姊妹三个上学,全家人很少吃菜,他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几乎没增添过新衣服。由于家境贫寒,他的大姐连初中没上完就被迫辍学了。 漏屋偏遭连夜雨。1998年秋天,潘震刚上初三,
2、他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使得本来就很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又欠下了3万多元的外债,几乎陷入了绝境。 1999年3月1日,对潘震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同学们即将升入高中的时候,勤奋好学的潘震却不得不眼含泪水办理了退学手续,他那颗渴求知识的心好像一下子从赤道扔进了北冰洋,他的求学路,从此走进了死胡同。虽然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他也“只有认命”了,因为家里太穷,他要挣钱养家。经别人介绍,时年刚刚16岁的潘震,来到省城济南,开始了辛苦的打工生活。 小潘震先在一家个体馒头房打下手,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蒸馒头,6点钟蹬着三轮车给客户送馒头,7点半送完馒头回来后,匆匆吃点咸菜、馒头算作早饭,接着蒸中午的馒头,蒸
3、好后给客户送去,下午再蒸,再送,晚6点送完馒头回来后,还要洗1个小时的笼布。他每天早起晚睡忙碌十几个小时,半年时间里累病了好几次,而每月只挣210元的工资。馒头房里温度高,晚上潘震就睡在馒头房外的石凳上。远在农村老家的父母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在村里以憨厚出名的父亲来看望他时知道了这些情况,流着眼泪对他说:“孩子,别给你妈说,你妈问你,你就说在这里挺好的。”那段日子,潘震就像航行在深夜漆黑的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没有灯塔,没有光明,只有心灵的创伤和埋在心底的梦想。 有一次,潘震蹬着三轮车去给一所中学食堂送馒头,在经过一幢教学楼时,忽然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他不由地停下三轮车,把耳朵凑到教室窗台边。“每当
4、看到同龄人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很想放弃打工回家读书,可想想自家那破旧的矮房、父母那期待的眼神,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每当提及自己心底的隐痛,潘震语音低沉。一连几天他都利用送馒头的机会偷偷地来到这幢教学楼旁边听课。 潘震在馒头房干了8个月,年底结算时老板只给他开6个月的工资。老板对他说:“春节以后来这里继续干,再给你那两个月的工资”。明知老板做法不对,但老实的潘震也没有办法,只好把6个月挣来的1260元钱如数交给母亲,被老板扣下的包含着潘震艰辛汗水的420元工资,最终也没能要回。 20XX年3月,潘震来到山东交通学院食堂打工,他人生的转折从此开始。 身背书包在校园里来回
5、穿梭的高校学子,让潘震羡慕不已,高等学府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着他,使他本来蠢蠢欲动的心里燃起了新的希望。“我不能就这样认命,我要靠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既能打工挣钱,又能圆自己的求学梦,在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潘震毅然走上了自学之路。 20XX年4月,潘震决定报名参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此后,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但这对于只有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的潘震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能上个辅导班该多好啊!”潘震想到了却做不到,因为他没有上辅导班的钱。打工挣来的钱,除每年花20XX元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外,剩下的全部寄给家里。 他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学习,晚上学到12点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堂 走出 研究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