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docx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新模式探析 摘 要 文章在分析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我国大学传统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已不适应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存在基层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资源分散、教学科研不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等问题,进而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探索了教学研究性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新模式。 关键词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院制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是高等学校最基础的组成单位,是高校学术组织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也是高校运行体系的重要环节。基层教学科研组织
2、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状况。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水平高,就能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有活力,学校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创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突破制约学术功能充分发挥的体制性障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当前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应该注重教学、科研功能协调发挥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新模式。 一、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 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建设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师会,此后讲座组织应运而生,成为欧洲各国大学的传统形式,并经殖民地政府或民间移植成为曾遍及全世界的学术组织模式。19世纪,美国大学里产生了学系并逐步
3、成为主要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19世纪上半叶,俄国产生了教研室,成为前苏联传统的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基层组织普遍采用的是“校(院)系所(中心)”三级管理的学院制模式。 建国前,我国高校基本上沿用欧美的学院制模式,大学下设学院,学院下设若干学系,相应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主要是系或研究所。直到19521957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学习前苏联经验,我国大学才取消学院建制,将一门或几门性质相近课程的授课教师组织在一起,组成教学研究指导组或教学研究室,后来统一变为教学研究室,实施“校院系(所)专业教研室”三级学术组织结构模式。 在这种管
4、理模式中,教研室是大学教学科研组织中最小的单位,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实体,所有教学科研人员都归属于各自的教研室。教研室这一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结构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按照这种模式,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院系一级机构是根据二级学科专业甚至三级学科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研究所一级科学研究机构是所、中心、实验室,以学科为单位,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并组织研究活动等,不进行本科教学但进行研究生教学;专业教研室则进行教学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围绕本科生教育,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组织教学、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承担单一
5、的教学任务,不承担科研任务。 1985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高校专业调整后,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相继出现了教研室改造、创建研究所(室)、调整撤并专业、分合增建学系、恢复兴办学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来被废除的“学院”得以恢复,大学逐渐实行学院制改革,即“校院系”三级学术组织管理模式。 当前的情况是,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虽然几经变革,大部分高校在表面上恢复了学术组织的“校院系”三级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传统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很多高校不是通过系的合并组建学院,而是简单地把原来的系升格为学院。实际上学院是系的翻牌,系是教研室的翻牌,组织名称发生改变,形式上变了,但专业口径没变,组织文
6、化、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的高校在学院设立后,原有的本科教学模式没有变动,教研室仍普遍存在,因而在我国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中,“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四层次结构模式仍占据较大的比重。 二、我国大学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现状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学传统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已不适应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形式和新特点,难以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更无法促进高深学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主要表现如下。 1. 基层教学组织松散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是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但多数院校的学院下仍设系,而且有的学院是实体,有的系是实体,有的高校学院下设直属的研究所或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研究 大学 基层 教学 科研 组织 新模式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