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九篇.doc





《语文教案汇总九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汇总九篇.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案汇总九篇语文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
2、?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
3、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
4、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
5、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6、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
7、,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
8、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9、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
10、,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
11、评价语 三、师总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语文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课件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13、。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始-终是-非生-死甘-苦进-退长-短东-西 不()则()同()共()自()至()出()入() 取()补()声()击()口()心()()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
14、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 二、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篇3 课前思考: 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跳马”是怎么一回事,体验不到“小加”原来害怕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原想课前尝试让学生“跳一跳”。后来考虑到安
15、全因素,放弃了。 回归课文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笑”。于是,决定让学生先找出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的“笑”,然后对比:妈妈两次“笑”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爸爸的“笑”和妈妈的区别是什么? 找到了“对比”这个方法后,大家茅塞顿开,又把小加开始的表现与平时对比,再把他听了妈妈的话前后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识字:吞、丧、绝 2.写字:慢、丧、努。 3.理解:慢吞吞、垂头丧气、不由自主、专心、反常、难为情等。 二、朗读教学: 1.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的行为和话语中了解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时,要利用提示语体验人物的感情
16、。 三、感悟体验: 1.小加的表现与平时有何不同?后来心情有什么变化? 2.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小加应不应该再来一次? 3.你失败过吗?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语言文字训练: 1.区分“在”和“再”的不同用法。 出示两个字:在、再 谈谈这两个字的用途:“在”与地点、时间有关,“再”与“又”“重新”有关。 选“再”、“在”填空: ()来一次()五月一日 ()做一遍()教室里 2.从“慢吞吞”、“不由自主”和“专心”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五、课后阅读:寒号鸟我多么想弄明白 六、课后拓展:想象小加再去跳马的情形,说一说。 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
17、、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
18、析: 、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
19、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我还着重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