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写前两次到周庄,较简略,第三次到周庄为详写.一起来看看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吧,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理念 本课以展现周庄的神韵为主线.游周庄的三次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欣赏美,感悟美,把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审美活动.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以及交流、合作、表述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
2、能力,体现了信息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切实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会学习的目标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易于在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方面进行启发与引导;本文的周庄离我们较遥远,学生未去过周庄,给学生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感受性认识,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但由于受到阅读量的限制,对语言的品昧的能力和写景的方法把握还是有不定的难度.因此,本课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牢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2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
3、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3学会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感受.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3增强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走出文本,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 1 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 时(令) 换景、景色各异,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教 学 难 点 走出文本,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过程 分课时计划(内容、课型、步骤、方法)附记 第一
4、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马致远的名句 小桥流水人家 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特色;并引用李健吾作品中的一句话: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 ,(导入 解说)那么,作为古色古香的古城遗址的旅游胜地,如果没有水,也是一种美中不足,似乎缺少一点韵味.如果说中国云南的丽江充分展示了 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 的特色,那么,江苏苏州的周庄被誉为 中国第一水乡 则展
5、示了 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 的韵味, 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今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走进周庄水韵,一起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二)、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1、朗读,感知: 展示播放周庄的四幅画面: 第一幅 碧波荡漾、小河泛舟、小桥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图. 第二幅 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第三幅 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第四幅 春夜张灯结彩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配乐:以 梦里江南 作为背景音乐. 2、 听 读感知内容结构: 学生 听读 课文时,教师同时布置 听读 任务: 要求学生结合教师播放的
6、图画 及 听读 到的课文内容,在听完朗读后,完成下列初步感知的任务. 提问: 听 完朗读后,周庄在我们的 脑海 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参考提示: 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桥流水人家 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提问:那么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 水韵图画 ?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 水韵 画面. 采用 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 的方法. 参考提示: 由总写到分写,共两个部分四幅 水韵图画 .即 整体水韵图画(1段 3段). 小桥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图 三次游历周
7、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段 6段) 第一次 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第二次 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第三次 春夜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3、细读加深印象,熟悉内容,学会描述.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作者游历周庄时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描述的句子,然后点名学生简要叙述前两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突出 水韵水情 .并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 周庄水韵 . 教师归纳总结: (1)、概括性描述的语句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音乐出没
8、在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街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悠远的江 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2)、归纳小结: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
9、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写前两次到周庄,较简略,第三次到周庄为详写.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不尽相同.第一次时值 仲春 , 天下着小雨 ,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游周庄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 水墨画 与 版画 ,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 令人目眩 的色彩,而且还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 色 ,而且有 声 ,更为动人. (三)诵读精彩语段,增强感悟能力. 组织引导学生诵读作者 第二次游周庄的情景
10、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 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采用教师示范诵读,帮助学生理清背诵的层次和逻辑顺序,学生同桌(前后)两人一组相互从 试背 到 熟背 . 背诵层次示例:(以句号为单位) A.第一层:第一二三句,交代第二次游历的时间、情景及描述阳光照耀下,斑斑积雪之时周庄古镇的 水 (雪)之 色 (雪之白与古镇之古 黑 ) B.第二层:第四五句,描述 阳光下,积雪融化之时周庄古镇的 水 之 声 (滴水之声与流水之声的重叠) (四)、作业布置: 摘录课文中你最喜欢的精彩语句或语段. 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后一齐背诵. (二)、精读局部重点语段(第5段). 1、学生
11、默读第5段 第三次游历周庄 的文段. 2、采用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有选择地点拨归纳小结的方法: (1)、描写景物方法多样. 提问: 前面春冬两次游周庄,作者差不多已经写完了周庄的( 桥 )和 水 ,那么第三次游历周庄时,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有什么作用? 释疑参考: 移步换景法. 第三次游历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节,精神和请调与上两次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 夜游节日梦境般的周庄 ,除了写石桥、流水,更重要的还是抓住 水景 着墨,特别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之后充满生机,
12、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且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 烘托渲染写景. 文中还写了小船划到古镇的尽头时幽静暗淡的环境. 衬托出镇上节日的礼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斓、摇曳生辉的光带,将节日周庄的夜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听到从古镇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声 渲染了周庄水乡节日欢乐的气氛.作者巧妙地将古镇水乡悠久的历史和欢呼、五彩缤纷的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虚实结合,前后照应. 第二次,第三次都写了 江南丝竹 声,但一个为虚写,一个为实写. (2)、写作顺序有条有理. 提问: 作者写第三次游历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
13、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由 天上 写至 地上 . 要求学生按照作者写作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找画出最能表现周庄 水韵 的语句,与第四段比较,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完成 思考与练习二 ) A.张灯结彩盛大旅游节日的周庄总的印象: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 B.坐船夜游,移步换景,进入周庄 梦境 : 小船在平静的诃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
14、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船摇过桥洞, 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 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诃面上飘绕不绝 我们的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
15、,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 小结: 如果说 第二次游历周庄 ,写冬日白天的雪景,着重从滴水声、流水的声音方面来表现周庄之水声充满柔情,那么, 第三次游历周庄 ,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写春夜河上所见到的七彩斑斓的礼花,着重从色彩方面来描写周庄水乡绚丽多姿. (三)、品读散文语言. 1、分小组竞赛找出文中的 比喻句 并体会其作用及妙处. 倒映在水中的石鞘、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音乐出没在雨雾中,打着伞坐
16、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 小结: 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使所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文中语言清新优美,如周庄之水,柔情万般,韵味十足,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十分融洽.
17、 (四)、整体评价 走出文本,评价周庄. 展示两幅未来周庄图,一幅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木橹轻摇,一幅高楼大厦林立、马路宽阔、水星点点.让学生对比讨论,哪一幅更适合周庄的未来?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辩论,做出评价.促使学生走出文本,思考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保护优秀古典人文景观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 仿照课文 第三次游周庄、第二次游周庄 的内容及所用 移步换景 或 定点写景 法,写作一篇描写自己 所见所闻所感 的写景小短文(200 500字),要求用五个以上的比喻句.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审美素质指主体用审美的态度去发现、感受对象的美,在对美的感应中与
18、审美对象沟通的能力.教学大纲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 周庄水韵是一篇语言、情境优美的散文,庄最美的是水,也是作者迷恋的,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逐步加深自己的审美体验,从而体味 水韵 的. 1、感悟周庄的美 审美第一步让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首先,整个过程运用幻灯片辅助,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各种具体的表象,使学生更好也更主观的产生各种审美感受.接着我让学生运用文学中通感的手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个角度,将周庄想象成各种事物,有的将周庄比喻为一位古典美女、一曲柔和的乐章、一首婉约派的词等等,不同经历、
19、不同思想、不同文学功底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课堂异彩纷呈. 2、品味周庄的水 通过前面的初步的审美体验,同学们得出了周庄的美在于水的结论.语言是美的载体,培养审美素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语言审美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于是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水的句子,反复朗读、品味.同时播放与课文文字相对应的图片,让同学们体味水乡韵味和情趣.这时,学生们的审美体验进了一个层次,是该迁移运用的时候了.于是我提出了要学生口头描写图中景物,要求不能与课文雷同.刚开始学生们有点胆怯,慢慢地举手的人多起来,兴奋地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周庄的一幕幕图景.这时,我将课堂思路转回文本,让学生思考 周庄水韵 的 韵 的,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们轻而易举拿下了文章最难的问题,并且获得了自己的体验. 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们将外在美的体验通过产生共鸣转化为内在拥有. 3、讨论周庄未来 课外查阅资料得知周庄已经慢慢开始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了,联想许多美好事物被现代文明蚕食的现状,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展示两幅未来周庄图,一幅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木橹轻摇,一幅高楼大厦林立.让学生讨论哪个更适合周庄的未来.拥有了前面美的体验,学生们都明白,应该保护我们的原生态文明与文化.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反思,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