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地理教案锦集6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锦集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初中地理教案锦集6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初中地理教案锦集6篇有关初中地理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
2、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
3、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
4、,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
5、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
6、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
7、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
8、1、2) 初中地理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倡导节约的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我国东部地区今夏南涝北旱,引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空间分布: 住在南方的农民伯伯,搬到北方种粮食,由于
9、他对北方的水土情况不太熟悉,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为他分析情况,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1)他应该种植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2)为什么要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你可以图文并茂告诉农民伯伯吗? 当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平坦有很多耕地可以利用,可惜的是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时候,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 (1)1、请结合右图为农民伯伯分析我国南北方水土配置的情况?并分析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对策,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把水主要调到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3、时间分布: 春天来了,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准备播种的时候,刚好遇上
10、了干旱,小麦迟迟不能发芽。 (1)为什么春季会遇上干旱呢?(通过看图指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 (2)这种分布特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方面) (3)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办法,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4、结束:“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为后面“保护水资源”作铺垫)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重点和难点: 1、全球海陆
11、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准备: 1、小地球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时: 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提出问题: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1、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 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就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
12、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 (学生介绍的过程中用向学生提供古“丝绸之路”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 学生分组活动: 1、丝绸之路2、马可波罗游记3、郑和下西洋4、哥伦布地理大发现5、麦哲伦环球航行 (学生互相评价) (1)组织活动 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 (2)但是,由于我们只有4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
13、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出示教材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学生活动 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按照要求参与活动,计算出陆地和海洋的比例 学生回答 71为海洋,29为陆地。概括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板书:2、全球海陆分布比例 (3)问: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认为它应叫什么? 提问: 同学们,你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看法? (鼓励学生)(水球) (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果;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 提问: 这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均匀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吗?显然不是。看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初中 地理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