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汽车塑料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汽车塑料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巴中汽车塑料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巴中汽车塑料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8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8二、 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2三、 强化产业协作配套14四、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5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8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9一、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19二、 行业壁垒20三、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25第三章 项目概况31一、 项目概述31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2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3四、 资金筹措方案34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4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5七、 环境影响35八、 报告编制
2、依据和原则35九、 研究范围36十、 研究结论37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7第四章 产品方案40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0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0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1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4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2二、 建设方案4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六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46一、 项目选址原则4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6三、 壮大立市主导产业49四、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50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0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1一、 公司发展规划51二、 保障措施52第八章 SWOT分析54一、 优势分析(S)54
3、二、 劣势分析(W)55三、 机会分析(O)56四、 威胁分析(T)57第九章 运营模式分析61一、 公司经营宗旨6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2四、 财务会计制度65第十章 进度实施计划72一、 项目进度安排7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3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74一、 人力资源配置74劳动定员一览表74二、 员工技能培训74第十二章 节能方案说明77一、 项目节能概述7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8能耗分析一览表78三、 项目节能措施79四、 节能综合评价79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分析8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1二、 项目
4、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1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82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2二、 建设投资估算83建设投资估算表85三、 建设期利息8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5四、 流动资金87流动资金估算表87五、 总投资8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0第十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9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8三、 偿债能力分析9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0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
5、标方案102一、 项目招标依据102二、 项目招标范围102三、 招标要求103四、 招标组织方式105五、 招标信息发布107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108一、 项目风险分析108二、 项目风险对策110第十八章 总结分析113第十九章 附表附件1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8流动资金估算表11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6借款还本付息
6、计划表12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2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2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30能耗分析一览表130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1、汽车产业链全球化汽车零部件被誉为汽车工业的根基,与汽车工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全球汽车配套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逐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构建全球产业链
7、。但受益于先发优势,欧美日韩等国家的零部件企业主导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市场影响力相对有限,即使在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全球性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受益更大。随着汽车消费主体的迁移,主要汽车整车企业的属地化建厂消费模式,带动了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过去10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和生产国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成长,凭借成本优势进入国际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体系。2、汽车生产本土化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即利用本土资源、在本土生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和零部件产品,同时提供营销和金融服务,形成本土化的竞争力,以实现贴近本土客户和
8、市场的目标。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汽车零部件本土化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国内商用车及中低档乘用车投产时国内配套率基本达到100%。中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和零部件售后服务体系,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我国是汽车零部件大国,但非汽车零部件强国,汽车主要核心零部件仍然掌握在外资手中。随着全球汽车消费进入微增长、存量竞争阶段,成本成为整车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成本优势,逐步获得合资品牌的合格供应商资质,进入车企巨头的全球供应体系。同时,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我国自主零配件企业也跟随出海,配套整车企业,我国汽
9、车零部件行业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3、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塑料零部件的应用对于降低汽车重量、节约燃油、促进环保以及可回收利用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汽车轻量化是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呈现出汽车塑料化的趋势,汽车塑料件的应用推广有望提速。汽车轻量化,使以尼龙、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ABS和聚乙烯等为原材料的塑料零部件市场得以迅速扩大。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塑料产品的质量优势越发显著,其较轻的重量有利于节约燃油,同时,塑料的隔热性能有利于汽车节能指标的实现。4、汽车零部件行业趋于精细化、多层级化汽车产业逐渐呈现精细化分工的趋势,整车厂从最初拥有全流程生产链条,逐步转变为专
10、注于汽车设计、技术研发、核心部件生产,其余各类零部件均从其合格供应商目录中实施采购,不同零部件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不同供应商的比较优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层级化主要体现在多层级的供应商系统中。整车厂通常向其一级供应商直接采购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再向上游供应商,即二级供应商采购零部件,以此类推,形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层级分工。5、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整车厂采购零部件时,要求零部件生产企业满足一系列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制定的国际汽车质量技术规范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各国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制定的
11、相应标准,如我国的3C认证。另外,整车厂对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整车厂在确定其零部件供应商前会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长时间、多轮次的考核,部分整车厂还会对其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过程控制。6、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变动情况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毛利润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同比增长率达38.86%;2017-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7.01%、10.57%、4.77%和-2.10%,增长率逐渐降低,行业毛利润水平逐步趋于平稳。我国汽车
12、零部件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近10年来始终维持在20%左右。7、我国自主零部件产品的进口替代趋势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的容量仍将不断提升,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定发展。随着研发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诸多领域实现了突破,由标准的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标准的制定。我国自主零部件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具备参与全球竞争及进口替代优势。根据2018年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中,70%以上市场份额被外资背景企业占据,在汽车电子等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外资背景企业占据超过90%以上的市场份额,替代空间巨大。技术突破是全球竞争和进口替代的前提。在传统燃油车领域
13、,许多由外资垄断的零部件开始国产化,例如发动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领域,我国与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属于相近水平,特别是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向全球主要的汽车整车企业均配套供应,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基本处于寡头地位。成本优势是全球竞争和进口替代的不竭动力。在技术实现突破后,受益于我国工程师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行业竞争加剧倒逼整车降成本、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等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影响,自主汽车零部件产品逐步配套合资品牌,进而加入其全球供应体系,凭借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等因素,在汽车玻璃、轮毂、汽车内饰等诸多领域,一旦实
14、现技术突破后,我国自主零部件产品将会实现对外资及合资产品的快速替代。二、 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汽车产销量规模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目前已进入成熟期。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征,已逐步成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汽车生产国家也正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向着汽车制造强国的序列快速迈进。2009年至2017年,全球汽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销量稳步上升。全球汽车产量由2009年的6,179.19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9,730.25万辆,年复合增长率5.84%;全球汽车
15、销量由2009年的6,541.52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9,566.0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4.87%。2018年,全球汽车行业承压遇冷,产销量分别为9,563.46万辆和9,505.5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1%和0.63%,为自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2019年,该下降趋势有所扩大,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4.02%和3.95%。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下滑严重,全球销量为7,797.12万辆,比2019年的9,042.37万辆下降了13.77%,全年汽车产量为7,762.16万辆,比2019年的9,178.69万辆下降了15.43%。2、全球汽车销量分布情况从全球汽车销售
16、分布情况来看,亚洲、北美洲和欧洲是全球汽车消费的主要市场,近5年上述地区合计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例保持在93%左右。其中,欧洲及北美洲等主要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近年来已趋于饱和,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能投资,亚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区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15-2017年,亚洲汽车销量由4,270万量增长至4,78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5.91%。其中中国汽车销量由2015年的2,460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2,88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比例由27.42%增长至30.19%,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
17、场。2018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影响,全球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7年的上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中国车市受中美贸易战及1.6升及以下汽车购置税退出等因素影响,2018年销量同比下降2.77%。2019年,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和制裁的持续,以及各国出台的最新排放标准给汽车销量带来较大影响,全球车市销售规模再次缩减,其中亚洲汽车销量同比减少7.5%,为全球降幅最大的区域。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汽车销量下降明显,产销量数据与2011年相当,其中,亚洲汽车销量同比减少8.67%。三、 强化产业协作配套深化成巴、渝巴协同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主动协作配套电子信息、汽车制造
18、、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抢抓国家生产力布局调整、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机遇,积极承接成渝地区、关天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产业转移。支持市内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采取“总部+基地”“研发+转化”“头部+配套”等互动模式,与省内外产业园区、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等建设功能共建型、飞地经济型合作园区,跨区域构建功能互补、上下衔接、体系完善的产业链。利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渝洽会等重大平台,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吸引一批企业集团来巴建设生产基地。四、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承载,
19、聚焦外强功能、内优布局、拓展路径、强化支撑,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加快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振兴发展实效。(一)提升区域发展战略位势立足巴中位于“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天经济区等国家重大战略重要节点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强化区域协同功能,加快融入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与成都、重庆“双核”的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重要增长极。强化绿色产品供给功能,顺应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内外消费市场,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
20、境,打造区域性绿色消费中心。强化成渝地区北向门户枢纽功能,着力畅通立体综合交通走廊,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开放平台,大力发展廊道经济,增强区域辐射和要素聚合能力,建设川陕渝区域中心城市。(二)深化拓展“六大突破”战略部署坚持把“六大突破”作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举措,保持战略定力,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突破。乡村振兴重点突出秦巴山区特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推进“五个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交通建设重点突出互联互通,拓展通道、织密网络、构建枢纽,加快融入国家主干交通网络,提升交通区位
21、优势。县域经济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和县城城镇化建设,实施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产业发展“补短板”行动,推进向城市经济升级,积极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特色农业重点突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加大园区标准化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国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全域旅游重点突出文旅深度融合和景区提档升级,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提升和丰富产品供给,加快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城乡提升重点突出城乡协调发展,注重规划建设品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融互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促进市域协调发展以市域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为导向,立足特色资源和
22、发展基础,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依托“一城两翼”主城区,做精城市经济,加快莲山湖新区开发建设,促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依托光雾山、诺水河等自然景区,做优生态旅游,高品质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依托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色文化资源,做响红色文化,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园区,做强工业经济,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建设川东北重要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依托特色农业园区和“巴山新居”,做靓美丽乡村,建设山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城镇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县城的支撑作用和重点镇的基
23、础作用,加快推进具有秦巴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围绕人口走势和产业趋势,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区域布局、项目投资和资源配置。聚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有机更新,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消防安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做优做强重点镇、中心镇和特色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
24、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正处于产业恢复期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6万亿元,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7%。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带
25、动下,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趋于良好。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未来产销量的世界份额在目前的30%水平上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相关财政和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行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我国构筑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2、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部分产品技术实现突破,并已得到批量投产及应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性能和质量显著提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目前已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零
26、部件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引领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升级转型趋势下,零部件企业开始逐步与通信、互联网等企业跨行业、跨技术领域合作,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部件研发不断得到重视,我国汽车零部件迎来快速发展局面。3、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有所增强根据汽车权威媒体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的“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国有7家企业入围,另有2家中资投资企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増强。二、 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空调及电动车三电热管理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其他系统(车身及底盘等)的介质传输
27、,属于影响行车性能、碳排放与安全的定制化关键零部件,行业内企业必须拥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和制造技术积累,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具有快速沟通响应能力,能够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和质量标准,在设计、开发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整体服务。汽车工业所使用的流体介质改进更新较快,各国政府对汽车排放要求逐渐严格,这种应用和环保要求的变化对汽车流体管路安全、清洁、节能、环保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符合不同整车厂技术标准和性能需求的流体管材和配件的研发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人员严谨的操作,具有较高技术门槛。自主研发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经验积累、持续投入来逐渐提高,并且与国三、国四标准时期的照图施工阶段不同,现阶段本土
28、销售的主要为原创车型,总成级产品的一级供应商需要与主机厂进行同步开发,这要求企业具备对自身产品绝大多数性能的自主试验验证能力,需要投资达千万级别的专业流体管路实验室,并获得各主机厂的认可。就目前国六或者新能源车型的流体管路,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即使能够在没有自主试验验证能力的条件下获得业务,需要承担的委外试验费用单车可达百万级别,超过大多数供货车型一年的净利润,风险成本极高。在制造环节,与普通塑料原材料不同,流体管路及零部件具有长时间耐各种腐蚀、耐高低温、耐冲击受力、导电、分子级阻隔等多种特殊性能,大量应用各类定制级特种原材料,需要企业对原材料物性深度了解,根据原料特殊性定制特殊要求的设备、模具
29、,与原材料、模具、设备供应商深度配合试生产,任何设备、原料、客户要求的工艺变更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物料投入才能拿出符合要求的批量产品。而产品后期的半成品成型、组装、检测更是需要对各项工艺和参数精细化控制来获得交付状态的总成产品。潜在进入者难以通过短期内购买先进设备、简单引进技术实现市场进入。行业内企业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和试验能力、申请专利保护、制定严格保密规定等措施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因此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技术实现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内优秀供应商的必备条件。2、人才壁垒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行业对技术研发能力要求较高,行业内研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塑料管路制品相关知识和技能,并
30、对车辆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行业相关知识有充分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技术研发人员需经过多年的培养,在生产和实践中进行多年的积累,才可具备满足整车厂需求的开发能力,保持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同时,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产品种类繁多,企业须保持核心研发团队的人员稳定,才能保证自身持续具备优秀的技术吸收、优化、再创新和应用能力。3、客户供应链体系壁垒由于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属于汽车安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质量和安全,各大整车厂对其供应商的选择非常严格审慎,供应商不但需通过独立第三方的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要各整车厂质量认证、综合评审考核等多道程序,考核通常
31、需要持续一到两年。供应商通过考核后,从产品开发、制造样件到最终批量生产,仍需一到两年时间。由于涉及到整车性能及安全,流体管路的管材和连接件,都作为关键子零件进行单独的认证管理。即使配方和结构满足客户的图纸,每一家主机厂新进入的供应商若是采用客户未曾使用过的配件,都需要进行单独的认证工作,包括寿命试验和长期路试,合资品牌整车厂甚至需要供应商承担费用将产品拿到车型原设计国完成,收费极高,而若采用其它供应商的管材和连接件进行组装则会大幅增加成本和开发响应时间。因此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会对客户有更深入、完整的理解,可以快速熟练地响应整车厂的开发要求,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基于以上原因,整车制造商更换供应商成本
32、和风险较高,在稳定的合作关系下客户更倾向于长期合作。这种行业特性给新进入者造成了较大壁垒。4、产业链壁垒汽车塑料流体管路行业的上游包括颗粒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下游主要是整车制造企业或零部件模块供应商。因为产品的技术特点,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为日本、美国、欧洲少数几家大型高分子材料公司,所需要的颗粒原料皆为专用牌号,不属于大宗商品,价格较高,每年的产量是原材料供应商经提前拜访主机厂就市场总量进行调查,并与国内细分市场头部企业深度沟通了解其业务预期后确定。供应时一般对主要客户确认意向性配额,在实际交付中会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并优先满足规模较大的长期客户。因为小宗商品原料的流通性不高但排产周期极长,
33、计划的准确性有助于原料商控制成本,基于对长期客户的深度了解,原料商可更精准的进行产能和生产计划安排。行业新进入者前期获得原料配额的成本较高,且无法随时满足需要。以快速接头为主的管路连接件作为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主要掌握在少数几家外资(合资)紧固件品牌以及尼龙管路系统供应商手中。对于不具备受主机厂认可的连接件的生产能力的供应商,除了采购成本较高之外,大批量供货也需要较长的订单周期,且较难获得定制化的产品。而自主的连接件生产能力,不光需要在主机厂得到相关认证,还需要建立较强的模具加工能力以满足高性能、高精密的塑料连接件的开发和持续生产需求。在排放法规、动力来源和技术要求不断变化的汽车制造业,每一次的
34、车型换代、技术更迭,对于流体管路而言,实际上都是头部的原材料供应商、关键子零件供应商、总成一级供应商和主机厂协同推动的结果,产业链的协作和整合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5、资金壁垒汽车流体管路行业需要较好的设备以满足客户的产能、质量要求并产生规模效应;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满足产品技术预研发,客户项目开发;需要建立完整的流体实验验证能力;需要建立大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能力和主要工装模具的IN-HOUSE(自制)加工维修能力。由于流体管路产品需要更长时间的实验认证,而且前期基础投入较大,产品本身单车价值不高,需要达到一定的批量才能得到足够回报,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投资大、周期长,且因质量问题和
35、车型的市场风险会造成回报的不确定性。三、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随着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的显现,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比重近年来保持在25%-30%。2009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上升,占全球汽车产销量份额也逐步增加。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累计为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16%和2.76%,我国汽车产销
36、量出现负增长,占世界汽车产量比例也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5%和8.2%。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与上年相比,跌幅分别收窄5.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在全球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下,继续蝉联全球第一。2021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5.6%,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和4.4%。2018年及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
37、易摩擦及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此外,国六排放标准的逐步落地,也使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整体汽车消费水平降低。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仍有所下降,但同比降幅已收窄至2%以内,出现了复苏迹象。2、乘用车产销量拉动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乘用车成为更多家庭、个人有意愿购买的耐用消费品。近年来,乘用车产销量占我国汽车总产销量比重保持在80%以上,乘用车产销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我国汽车总产销量增长。2020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下降6.5%和6%,其中前4个月降幅较大,从5月开始逐渐回升,对汽
38、车产销的增长贡献度持续扩大。2020年乘用车市场呈“前低后高”走势的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半年消费需求回升,市场增速回归,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逐步收窄,并于12月达到了全年销量最高。2020年12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37.5万辆,环比增长3.3%。2021年1-6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984.0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7.0%,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6%和1.4%。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同时,受到世界经济增速下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了居民汽车消费信心
39、,加之汽车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趋势以及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近两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就乘用车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基本面仍然稳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较上年名义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我国乘用车保有量与发达国际仍存在差距,且区域发展不均衡,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预计未来我国乘用车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此外,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生产过渡期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期限的延长,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政策及双倍
40、积分的推动下呈快速发展趋势,整体乘用车销量预计将逐渐回暖。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进步显著,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通用、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汽车品牌纷纷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品牌汽车生产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也长期占据了中国汽车中高端市场。近十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不断地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中国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逐步拉近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中国品牌汽车份额已由2014年的29.2%上升到2017年的38.4%,此后于近两年小幅下滑至34.1%。在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表现仍优于中国品牌,但中国品牌正逐步兴起。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自2009年的31
41、.4%逐步增长至2017年的42.20%,达到历史高峰。2018年,受合资品牌车型价格降低影响,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开始下滑;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840.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较上年同期下降2.9%;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74.9万辆,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至38.4%。2021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19.8万辆,同比增长46.8%,市场份额达到42.0%,比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从各国品牌来看,与2018年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份额持续扩大,韩系品牌呈下降态势,美系品牌结束下降呈上升趋势,法系品牌持续下降。从汽车品牌销
42、量分析,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264.4万辆,占我国汽车销售总量的89.5%,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我国汽车市场的“寡头效应”进一步凸显。4、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偏低200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802.04万辆,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世界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数据,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位于统计的20个国家中的倒数第四位。其中,与我国人均GDP相近的巴西、墨西哥和土耳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350辆、297辆和199辆。排名前三位的美国、澳
43、大利亚和意大利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837辆、747辆和695辆。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尚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汽车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预计2025年新车消费将达到3,000万辆。5、我国汽车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购买力中枢向三、四线城市转移我国浙江、江苏、广东及华北地区的主要省市汽车保有量较高,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普遍低于150辆。受道路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因素制约,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深圳、贵阳、石家庄及海南等先后实行汽车限购措施,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重庆、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的道路拥堵压力也逐渐加剧。与此同时,我国三四线城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44、2012年,我国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占我国全部中产阶级人数的83%,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人数仅占17%;预计至2022年,我国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占比将达到39%。随着低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快速崛起,其将成为中国未来家庭消费总量和新增消费总量的主要贡献力量。据相关统计,对比2018-2019年留资(留下个人资料)、到店、试驾、购车行为人群,三四线城市人群呈增长趋势,其他级别城市呈下降趋势,超一线城市下降更加明显。预计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我国乘用车的销售主力。日本、韩国的汽车消费环境与我国存在更多的相似性,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相似的社会问题,从日本、韩国的过往汽车消费统计数据看,对于人口密集型区域
45、,每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是限制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东部发达省市的每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已经处于成熟期水平,而其他部区域则相对较低,未来中西部省市是我国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第三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巴中汽车塑料零部件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钱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
46、;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
47、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件汽车塑料零部件/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改革开放以来,通用、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汽车品牌纷纷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品牌汽车生产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也长期占据了中国汽车中高端市场。近十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不断地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中国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逐步拉近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中国品牌汽车份额已由2014年的29.2%上升到2017年的38.4%,此后于近两年小幅下滑至34.1%。展望二三五年,巴中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巴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科技强市、质量强市基本建成,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创新能力和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