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ppt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ppt(1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第三节 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第四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第五节 土地经济评价第六节 土地资源核算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一、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一、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二、评价的作用二、评价的作用三、评价的类型三、评价的类型一、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一、评价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 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程。2.土地评价的特点(1)目的(2)用途(3)时期(4)多因素(5)生产实践二、评价的目的二、评价的目的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2.为土地交易服务3.为土地税收服务4.为土地
2、管理服务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评价目标评价目标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单项评价单项评价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土地评价土地评价三、评价的类型三、评价的类型评价评价 目的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评价精度评价精度农用地评价农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开发区用地评价开发区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自然保护区用地评自然保护区用地评价价矿业用地评价矿业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评价评价 对象对象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一、准备阶段二、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三、土地评价结果汇
3、报立项与初步商讨立项与初步商讨确定目标确定目标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调查、收集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数据和资料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调查深度与比例尺调查深度与比例尺工作阶段工作阶段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界限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界限数据和论据数据和论据评价目标与方法评价目标与方法成果要求成果要求地区范围与界线地区范围与界线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划分工作阶段
4、划分工作阶段确定土地利用类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及要求型及要求划分土地评价单元划分土地评价单元主导因子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描述土地性状描述土地性状选择评价因子选择评价因子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分类系统因子稳定性原则因子稳定性原则计算评价结果计算评价结果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资源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是土地评价单元的最小单位,其内部土地各种形状相对均一,不同评价单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可比性划分的依据:评价对象的变异程度、评价目标的精度要求、土地调查所能达到的程度。常用的划分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图斑适合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以土壤分类系统为基础,即直
5、接利用土壤分类系统中的某一级作为评价单元,适合于大比例尺评价。土纲土类亚类土种变种壤质厚层草甸黑钙土钙层土以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土地纲土地类土地型土地组土地单元依土种或坡向差异划分依小地形如坡度的变化划分植被亚型或土壤亚类划分光温水生产力大中地貌类型阴坡梁峁陡坡地梁峁陡坡地梁峁坡地黄土丘陵地黄土高原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报告书土地评价成果图土地评价的结论评价过程与方法土地评价的目的第三节 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即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条件的综合适宜程度。一、土地自然适应性分类(FAO)SNS2S3S1S2mS3o
6、N1N2S2m-1N2meS3e适宜性纲S2m-2S2m-3N1m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1. 2. 3. 4. 5. 二、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计算方法1.比配方法(matchmatch)土地利用要求 土地性状1. 2. 3. 4. 5.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二、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计算方法2.最小因子比配方法的步骤(1)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2)通过比较对照,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3)对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的适宜等级进行比较,选最小的等级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介结果。表5.2 某种土地用途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层级适宜性等级评价因子有效土层厚度cm表层质地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
7、程度有机质%pH距障碍层深度cmS1100壤土无无2.06.5-7.560S260-100黏土轻度微2.0-0.57.5-8.0/5.5-6.530-60S330-60沙土中度中0.58.0-9.020-30N120-30砾石土重度重9.0-9.420N2209.4表5.3 评价单元的土地性状描述评价单元评价因子有效土层厚度cm表层质地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程度有机质%pH距障碍层深度cmU1110壤土无无2.37.070U270壤土中度微2.08.070表5.4 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评价单元评价因子有效土层厚度cm表层质地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程度有机质%pH距障碍层深度cmU1S1S
8、1S1S1S1S1S1U2S2S1S3S2S1S2S1三、对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评述1.其评价结果应用广泛2.其方法简便易行3.需要适当考虑社会、经济因素4.其方法适用于任何比例尺的评价四、特殊土地适宜性评价(Excellent land suitability)(一)土宜的概念指某一作物特殊的适宜性,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区域的土地条件对某种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宜,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特有的适宜性,因而在该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 (二)土宜评价1.土宜调查2.土宜要求3.土宜要求与土宜性状的比配4.土宜评价的结果表达或分类方法1.土宜调查1) 名优特经济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2
9、)调查分析名优特经济植物的品质特色3)调查形成特产的一般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大比例尺的详细调查2.土宜要求1)一般性的土宜要求2)特殊性的土宜要求3.土宜要求与土宜性状的比配1)评价因子选择 2)评价标准除了考虑产量外,还要考虑品质。等级 气候特征土壤特征备注SE1温度、湿度、积温等均适宜土壤基础肥力、土层厚度、质地、坡度、水文、PH值、品质的特殊元素等均适宜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区SE2积温稍欠品质元素P K Mg Zn等稍欠 通过常规的土壤管理改良SE3小气候湿度稍欠 土层厚度、质地、坡度和水文等某种或大多少欠客土或工程土壤改良SE4大气湿度,降水季节分布等不适宜PH值不适宜,或部分元素如Ca过多
10、,或缺少Se等土壤改良SE5气候灾害,影响数量和质量,不影响生长具有对某类植物的生理忌性元素,如Ca2+一般难以解决,经济成本高第四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一、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定性评价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数学模型莫斯(Moss)模型简介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GOSSYM模型简介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指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一、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定性评价(一)分类系统(二)评价方法简介(三)述评(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类系统(美)wsec(永久限制因子程度) 土地潜力级(限制因素种类) 土地潜力亚
11、级管理水平、生产力水平 土地潜力单元e2e1e3生生产产潜潜力力级级可适宜的土地用途可适宜的土地用途限制性限制性作物栽培作物栽培 与管理与管理农作农作物物改良改良草地草地天然天然草地草地林地林地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旅游用地旅游用地作物适作物适宜性宜性保护保护措施措施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限制性因限制性因素从素从到到渐多或渐多或渐增强,渐增强,侵蚀之外侵蚀之外的其它因的其它因素从素从到到逐渐增逐渐增强强适宜种适宜种植作物植作物的种类的种类从从到到逐渐减逐渐减少少防止防止土壤土壤退化退化所需所需的投的投入从入从到到逐逐渐增渐增强强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
12、宜 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土壤和气候条件好,地面水平或稍有倾斜,土壤侵蚀的危险性很小,利用上几乎没限制,正常管理水平下,适宜许多作物且产量高。利用上有一定限制,如土层厚度小于理想的厚度、有缓坡,偶尔遭受洪水破坏、有轻度或中度盐渍化,适宜作物种类选择余地减少,要求有中度的保护措施。利用上有严重的限制,如陡坡、洪水频繁、排水困难等,利用后存在较大的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危险,适宜作物种类选择余地很少,要求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利用上有十分严重的限制
13、,只适宜种植两三种常见的作物且产量很低,利用一定时期后会造成土地退化,利用方式有严格的要求,如进行休闲、进行十分精细的管理。地势平坦,没有或少有侵蚀,但有土壤潮湿、常遭河水漫淹、砾石太多等不可排除的限制,不能农耕,但用作非农耕用地则没有或少有永久性限制。不能农耕,经改良后可以用作牧场,即一定的管理条件下,可以用作非农耕用地外的其他用地。有严重的不可克服的限制性因素,无法将其改良为草场或牧场,只能用作牧场、林地、野生生物保护区等。为贫瘠地、岩石、裸山、沙滩、尾矿地以及近乎不毛之地的土地,只能用作野生动物保护区、水源涵养地、风景游乐地、休养地等。(二)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方法简介1.依据土地利
14、用的永久限制因子评定潜力级采用“最小因子律”确定该评价单元的潜力级;2.根据限制因素的种类评定潜力亚级;3.依据实际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以及实际的生产力或产量评定潜力单元。(三)对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级述评1.同一潜力级的土地经营管理措施不一定相同。2. 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析。3. 不考虑土地的区位条件4. 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但是对于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结果不够精细,缺乏对生产的具体指导意义。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数学模型莫斯(Moss)模型简介1.概述该方法以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单位的生态区作为评价单元,在考虑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对土地生产潜力影响的基础上,建
15、立数学模型。先从实际蒸发与第一性生产力的关系方程中得出各主要区域的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然后根据土壤特性求出土壤潜力,对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修正。2.2.计算过程计算过程(1 1)计算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光能生产潜力)计算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光能生产潜力) NPPNPP NPP=30001-e NPP=30001-e-0.0009695-0.0009695(E-20E-20) (g/mg/m2 2/y/y) E E为年实际蒸散量(为年实际蒸散量(mmmm)。)。(2 2)生态区的平均土壤特性指数)生态区的平均土壤特性指数(PIPI) PI=PI=(AAi iV Vi i)/100/100 n n为土
16、壤类型数为土壤类型数; A Ai i为为i i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V Vi i为为i i类土壤等级值;类土壤等级值;i=1i=1,2 2,n n。(3 3)平均潜在第一性生产力)平均潜在第一性生产力ANPPANPP(g/mg/m2 2/y/y) ANPP= ANPP=(A A* *j jV V* *j j)/100/100 m m为生态区内为生态区内NPPNPP值的等级个数;值的等级个数; A A* *j j为每一个为每一个NPPNPP值等级所包含面积占生态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值等级所包含面积占生态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V V* *j j为每一个为每一个NPPNPP值等
17、级的中间值;值等级的中间值;j=1j=1,2 2,m m。(4 4)修正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修正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ANPPANPP* *= ANPP= ANPPPIPI3. 评价:(1)精确,但不一定准确(2)通用性差三、动态模拟模型GOSSYM模型简介GOSSYM模型模型气候气候土壤土壤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光合呼吸光合呼吸生长生长脱落脱落六个六个 子模型子模型 它是一个表达植物根际土壤水分和氮素与植株体内碳和它是一个表达植物根际土壤水分和氮素与植株体内碳和氮的物质平衡的模型,包括了水分平衡、氮素平衡、碳平衡、氮的物质平衡的模型,包括了水分平衡、氮素平衡、碳平衡、光合产物的形成与分配、植株的形态
18、建成等。光合产物的形成与分配、植株的形态建成等。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GOSSYM模型简介1.模型本质 是一个表达植物根际土壤水分和氮素与植株体内碳和氮的物质平衡的模型。2.评述:(1)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物的生理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2)需要做大量的、长期的研究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上要求高。一、 土地经济评价概述与潜力、适宜性评价比较: 潜力、适宜性:土地的自然属性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和适宜性 经济评价:在参考土地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在等量劳动(包括活劳动和以物质形式)投入或耗费下,土地的产出效果。土地经济评价的特点1)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19、2)一定的经济假设;3)社会经济属性第五节 土地经济评价1.1.土地经济评价的基本概念土地经济评价的基本概念a.a.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果进行评定的过程。b.b.用经济指标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价。用经济指标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价。c.c.土地的自然资源和资产特性土地的自然资源和资产特性土地的价值和价格(土地土地的价值和价格(土地价格评估)价格评估)(一)(一)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与意义2.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土地经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科学的确定土地的生产能力,为土地的立法提
20、供依据)科学的确定土地的生产能力,为土地的立法提供依据2)合理的确定生产耗费和产品生产的关系,为拟定土地税)合理的确定生产耗费和产品生产的关系,为拟定土地税收标准服务收标准服务3)揭示土地质量及其分布状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改)揭示土地质量及其分布状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改造服务造服务4)采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进行质量评价,为土地管理服务)采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进行质量评价,为土地管理服务5)确定土地价值和价格,为土地科学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确定土地价值和价格,为土地科学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手段手段(二)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二)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1.土地生产力理论土地生产力理论2.土地区位理
21、论土地区位理论3.地租地价理论地租地价理论4.市场供求理论市场供求理论(三)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三)土地经济评价指标1、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 土地生产率指标,是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农土地生产率指标,是综合反映土地质量与农 业技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集术经济效果的指标集2、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 用于揭示土地的具体利用特征的指标集用于揭示土地的具体利用特征的指标集3、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辅助土地经济效果的指标集辅助土地经济效果的指标集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1 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值)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值(2 2)单位农
22、用地的产量或产值)单位农用地的产量或产值(3 3)单位耕地的产量或产值)单位耕地的产量或产值(4 4)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或产值(5 5)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6 6)单位土地面积的纯收入)单位土地面积的纯收入1 1、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2 2、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消耗指标消耗指标成本及资金成本及资金占有指标占有指标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及结构指标结构指标社会经济条社会经济条件指标件指标(1 1)农业集约化水平;()农业集约化水平;(2 2)单位面积播)单位面积播种量;(种量;(
23、3 3)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位面积施肥量;(4 4)单位)单位面积用水量;(面积用水量;(5 5)单位面积用电量)单位面积用电量(1 1)农作物亩成本;()农作物亩成本;(2 2)平均每亩耕地)平均每亩耕地拥有资金量;(拥有资金量;(3 3)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固)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固定资产定资产(1 1)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2 2)复种指标;()复种指标;(3 3)播种面积比例;(播种面积比例;(4 4)草场面积比例;()草场面积比例;(5 5)林地面积比率;(林地面积比率;(6 6)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1 1)每亩耕地国家投资;()每亩耕地国家投资;(2 2)单位面积)单位面积路
24、网密度;(路网密度;(3 3)单位面积修配网点密度;)单位面积修配网点密度;(4 4)距主要城镇距离;()距主要城镇距离;(5 5)人口密度)人口密度3 3、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指标指标生产消耗生产消耗效果指标效果指标(1 1)农作物良种化程度;()农作物良种化程度;(2 2)适时作)适时作业率;(业率;(3 3)技术措施增产率;()技术措施增产率;(4 4)保)保证灌溉率;(证灌溉率;(5 5)水井分布密度;()水井分布密度;(6 6)渠系分布密度;(渠系分布密度;(7 7)草场载畜量指数;)草场载畜量指数;(8 8
25、)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9 9)造林密度;)造林密度;(1010)采伐率;()采伐率;(1111)单位面积木材蓄)单位面积木材蓄积增长率积增长率(1 1)每单位物质费用的农产品产值;)每单位物质费用的农产品产值;(2 2)每单位直接生产费用的农产品产)每单位直接生产费用的农产品产值;(值;(3 3)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4 4)每千克商)每千克商品肥的产量;(品肥的产量;(5 5)施肥的边际产量;)施肥的边际产量;(6 6)每千克种子的产量)每千克种子的产量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整体完备性原则整体完备性原则 即从各角度反映系统的动态变化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土地资源 评价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