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实施方案.doc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实施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等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我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统筹部署、高标创建、提质增效,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的先导性和关键性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战略,完善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制造业创新网络,打通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创新链条的关键节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实现产业基础高
2、级化和产业现代化赋能,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二)功能定位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贯通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全链条,解决长期以来行业内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薄弱和市场失灵的问题,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公共服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形成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三)创建目标到2025年,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
3、-3家,累计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0家左右,实现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全覆盖,基本建成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三级为核心节点的多层次、网络化产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二、突出重点领域,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工业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智能视觉等领域,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布局。按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要求,重点支持已布局、在国内具有优势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联合所属领域创新资源,提升创建基础,升级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同类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资源整合,联动共创国家制
4、造业创新中心。探索共建模式,联合区域内主体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我省制造业发展现有优势和未来产业培育方向,在首轮已创建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在智能计算、工业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电子化学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领域及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布局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优先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先进制造集群、“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布局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设区市,立足产业发展特色和资源禀赋,探索建立若干不同特色、不同模式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5、作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储备平台、成果承接平台、区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为区域企业提供从技术委托研发、专利应用、应用推广、企业孵化等服务,加快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三、聚焦关键环节,融通创新中心创新支撑(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紧密联系学术界、企业界、产业界专家,建立技术专家委员会,加强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研判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建立应用替代一批、应急攻关一批、前瞻部署一批的滚动攻关方式,对领域内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甄别形成研发项目。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联合申报各类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十大标志性产业链,采取研发合同制、项目经理制、
6、“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自主实施一批重大强链补链项目。(二)深化多方协同创新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协同攻关,突破前沿技术与“卡脖子”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分工协作,加强与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联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组建企业共同体,开展委托攻关,突破共性技术和通用技术,推进重大技术成果中试熟化和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推广应用。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成员单位的创新网络平台,形成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7、。(三)加强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通过订单式研究、专利技术交易、孵化企业、种子项目融资等方式,推动技术成果首次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同时,输出包括成套制造技术、工艺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培训等完整的工业化技术方案。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应用,把专利导航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之中,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四)促进开放创新合作聚焦创新资源精准对接,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对国际产业发展动态和创新信息的跟踪、收集、分析。依托“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与沿线国家企业
8、、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科技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引进等形式,推进开放创新。紧抓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开展区域创新要素共享、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作转化。发挥在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平台建设引领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五)集聚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平台,结合各类人才计划,加快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建设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骨干人才为主体的专兼职结合、跨领域、多专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适应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建立期权、股权等激励政策,激发各类人才创
9、新创业的积极性。四、明确创建条件,加强创新中心建设实施(一)牵头单位条件1.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有承担并完成国家或行业重点研发项目的经历;近3年年均主营业务收入一般不低于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科研院所牵头的,其主要参与单位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一般应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载体或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成员单位中建有相应国家级创新载体。2.在本领域保持较高的、持续性的研发投入,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造业 创新 中心 建设 提升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