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苏教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苏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苏教版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项部分古诗文一、课内古诗文。(一)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1、锄禾:用锄头锄去庄稼地里的杂草。2、日当午:正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当空,天气很热。3、汗滴:滴,滴落,掉下。汗水往下落,形容劳动很辛苦。4、盘中餐:餐,饭食。碗盘里的饭食。5、皆辛苦:皆,都。即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意】烈日炎炎的中午, 农夫在田地里锄草松土。 汗水从他们的脸上、 身上流下来,一大粒一大粒, 滴进禾苗下的泥土。 有谁知道我们碗中的饭食, 每一粒都是农夫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作者】李绅( 772846) ,唐代诗人 ,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祖籍安徽亳州
2、。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 今浙江吴兴 ) 、晋陵 ( 今江苏常州 ) 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 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 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 2 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 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 (806) 中进士, 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3、元和四年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 史称新乐府运动) ,作有乐府新题20 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 德裕 ) 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 年) ,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 今广东肇庆) 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
4、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 至太和四年(830) ,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 )任河南尹 ( 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 ,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 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 (844 年) 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于扬州,终年74 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
5、游诗3 卷、 杂诗 1 卷,收录于全唐诗 。另有莺莺歌 ,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赏析】锄禾,以前一直认为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现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的作品。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这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其中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首小诗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6、-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
7、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二)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注释】1、粟:谷子。 2、四海:指全国。3、闲田:不种庄稼的荒芜的田地。4、农夫:农民。 5、犹:还。【诗意】春天种下五谷的种子,到了秋天就取得了大丰收。尽管天下没有闲置的田地,可是
8、农民还是有的被饿死。【作者】 同上【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给人们以一种仓廪丰实,人们可以吃饱饭的感觉。 他再补充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描述,农民的耕作是非常辛勤的,一寸土地都不肯荒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 (古人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是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 “四海”或“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 。种得广,收得多,人们就应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可是,事实上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梳理 2022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苏教版 2022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材 梳理 专项 部分 古诗文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