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 .pdf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 .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3 课题地球上的大洋与大洲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能够识读和运用地球仪,知道地球的经线、维线、赤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知道大洲和大洋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情分析对于地球仪学生并不陌生,对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的并不十分准确,有的同学甚至一点也不了解,对地球仪的学问掌握较差。教具学具地球仪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对于人类来说,地球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我们要认识地球。应该怎么办?二、认识地球仪讲解:科学家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地球,按比例缩小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并把它们用不同
2、的颜色和符号表示出来,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组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是什么样的,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地球仪的知识在组内交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学生交流、汇报四、教师及时纠正、补充、讲评。讲授知识点:A:地球仪上的颜色和符号。B:经纬线和赤道。C:地轴。五:教师小结:下节课继续学习地球仪上的知识。板书设计地球上的大洋和大洲A、地球仪上的颜色和符号B、经纬线和赤道C、地轴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4 课题地球上的大洋
3、与大洲课时2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继续了解地球仪的有关知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大洋与大洲,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它们的位置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情分析对于地球仪学生并不陌生,对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的并不十分准确,有的同学甚至一点也不了解,对地球仪的学问掌握较差教具学具地球仪、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图。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对上节课地球仪上的知识复习、巩固。二、继续学习地球仪上的知识知识点: A、东西半球。B、南北半球。C、大洲和大洋。1、结合地图讲解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对于知识点C,让学生读书,了解大洲、大洋的概念。3、在地球仪上找出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并填写在教材上。三、进一
4、步培养识图能力。继续观察”东西半球划分土”“南北半球划分图” 。还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四、阅读教材15 页“真实故事”体会有趣的时差现象。五、小结。板书设计地球上的大洋与大洲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大洋和大洲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5 课题美丽多样的地形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初步知道五种主要陆地地形,了解自然环境多样性。2、初步体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学情分析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自
5、然及人文都有一些了解,但对家乡属于什么地形,没有一人知晓。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陆地地形,从而知道家乡属于什么地形。教具学具不同地区地形图,当地人生活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所生活的地区属于什么地形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蝇偶什么特点?2、其他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和我们有什么不同?由此导入地形话题。二、认识世界五中主要陆地地形。1、引导学生看书,对地形地貌初步认识。2、学生尝试填表。 (教参 P5 页)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讲解:由于地形地貌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差异。2、看教材给我们提供的事例。3、交流他们所知道的其他事例。四、拓展延伸。开展“我所知道的世界之
6、最”地理知识交流会。五、小结。板书设计美丽多样的地形山地:丘陵:盆地:我国海拔最低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6 课题沧海桑田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了解海陆的变迁。2、初步体会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3、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学情分析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知识从课本及故事中经常接触到,因此,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不是特别陌生。教具学具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沧海
7、桑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将18 页“知识点滴”内容讲给同学听。二、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P18 页最上一段)看图。2、引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海陆变迁现象。三、动手操作1、按照教材19 页“活动建议”的内容开展操作活动,看看有什么发现。2、操作后展示,让其体验发现奥秘后的喜悦。四、升华提高阅读教材 19 页“知识点滴”体会板块运动造成海陆变化。五、小结。板书设计沧海桑田海洋和陆地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8、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7 课题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能认识到潮汐、地热、风等自然现象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2、能够列举人类利用大自然能量造福社会的事例。3、感受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类利用大自然能量造福社会的事例知道较多。比如:风力发电,水发电等等,但对能源一些新的功能了解不多,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力量。教具学具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看书中显示大自然力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二、了解大自然的巨大力量1、阅读教材20 页“知识点滴”的内容,知道一些自然现象中蕴藏着大量的能源。2、提问:这些力量带给人类的又将是什
9、么呢?3、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三、交流、回报1、古时候,人类是怎样利用大自然的?2、今天,人类又是怎样利用大自然的?3、你了解哪些利用大自然力量造福人类的事例?4、今后,人类还可以怎样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四、调动学生想象,一起畅想美好的未来。板书设计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风力、水力、潮汐、地热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8 课题感受自然的另一面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灾害。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
10、灾害。3、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学情分析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知道不多,特别对预防措施了解更少。本节课要加强这方面学习。教具学具收集自然灾害的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美丽可爱,被人类誉为“母亲”但她并不是这样温柔和蔼,有时也会生气甚至大发雷霆,形成自然灾害。二、认识自然灾害1、交流自然灾害有哪些?它回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2、分组活动以几种常见的、多发的、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确定本组调查内容。填书中 23 页表格。三、整理活动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感受自然的另一面自然灾害有哪些?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11、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9 课题地震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知道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知道地震来临前的预兆。3、学会自救及自我保护的办法。学情分析以前对学生进行过一些自救及自我保护的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地震的预测进一步了解,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教具学具地震方面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我们知道,地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在地震来临之前我们如何预测?地震发生后我们如何自救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知识。二、介绍一些有关部门地震灾害
12、的情况。1、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阅读教材24 页的实情回放。三、如何预测地震1、自学书中24 页和 25 页的预测地震的方法。2、请同学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方法?四、在地震中如何自救。1、阅读书中25 页的自救方法。2、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方法。3、教师补充。五、分组表演演练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方法。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地震地震:就是大地的震动。地震前的预兆:地震时自救方法: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0 课题泥石流和滑坡
13、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认识泥石流和滑坡想象。2、了解造成泥石流和滑坡的原因。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所处的地区的原因,对泥石流和滑坡不是特别了解,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并且要学会自我保护。教具学具有关泥石流、滑坡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泥石流和滑坡这两种灾害的情况。二、认识泥石流的有关情况。1、看书中图,阅读书中26 页文字2、相互交流感受。三、认识滑坡的有关部门情况。1、阅读教材26 页文字。2、阅读“背景资料”四、探究泥石流发生的原因。1、体会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泥石流的原因之一。2、激发
14、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泥石流和滑坡1、什么是泥石流?2、泥石流的特点:3、什么是滑坡?4、滑坡的特点: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1 课题雷暴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了解雷暴这一天气现象。2、知道雷暴造成的灾害有哪些。3、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学情分析农村的孩子对雷暴现象比较熟悉,有的学生甚至亲自经历过,因此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在这种现象来临的时候应如何自我保护。教具学具有关雷暴的资料和图片教学过
15、程与内容一、导入我国遭受的自然灾害中,以气象灾害最为严重,这接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以下二、雷暴这种气象灾害。认识雷暴1、阅读教材27 页的资料,了解雷暴的有关情况。2、相互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引导学生理解: 雷电的灾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三、雷雨天,应该做哪些防护1、看教材28 页的图片,说说哪些事情是在雷雨天不许做的?2、说说看,雷雨天还应该注意什么?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雷暴什么是雷暴?雷暴的特点?雷雨天不应该做的事情?还应该注意什么?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0 页优秀
16、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2 课题台风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认识台风的形成和危害。2、分析台风对人类的贡献。3、知道事物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学情分析台风对人们造成的灾害同学们都了解,但台风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并不知晓,因此要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教具学具收集有关部门台风的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出示一组台风灾害的图片,引出课题。二、认识台风形成的原因三、台风造成的危害。1、看书中29 页图片。2、阅读 29 页的资料。3、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四、认识台风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17、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台风什么是台风?台风的危害:台风有利的一面: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3 课题洪涝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了解洪涝给人们造成的危害。2、在洪涝来临时,要学会自救。3、体会为难之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情分析同学们对洪涝灾害非常了解,自救的方法也掌握一些,因此本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地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1998 年, 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松江、嫩江流
18、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666亿的财产付之东流,3000 多个鲜活的生命失去了活力,这就是洪涝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二、了解什么是洪涝以及洪涝的危害1、看教材30 页文字、图片,小组交流。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三、掌握自救方法看引页图片,小组交流:洪水来临时,应如何自救?四、感受洪水中人们团结互助的精神1、自学教材3233 页。2、交流收集到的在自然灾害中人们相互帮助的感人事例。五、谈谈本地区在预防自然灾害方面的漏洞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洪涝什么是洪涝灾害?1998 我国的特大洪水洪水来临时的自救方法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9、 - -第 11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4 课题宝贵的自然资源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 认识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2、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3、 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重要性。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上的物质资源认识的不够深刻和全面,对于资源的分类更是一无所知,而这一部分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究着个问题。学具教具收集资源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也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本节课, 我们看看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宝贵资源
20、。二、认识自然资源。1、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图中所介绍的资源种类。2、 分组交流讨论。A、 我们家乡还有那些自然资源。B、 哪 些资源我们家乡没有?C、 我 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自然资源?为什么?三、资源的分类。1、 为资源找家。A、 阅读 36 页知识点滴。B、 教 师将学生讨论中的各种资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试着分类。C、 分 析 36 页的“相关链接”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四、小结并布置作业。回家调查家乡的资源。板书设计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是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二是生物资源三是矿产资源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
21、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5 课题宝贵的资源资源课时2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 鼓励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资源,知道哪些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2、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资源需要保护。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家乡的资源有了一些了解,本节课要让学生从家乡及生活细节中再一次寻找,然后通过调查与讨论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的资源需要保护。学具教具调查家乡的资源。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上节课老师为同学们布置了调查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二、探究与思考1、 小组交流调查家乡的资
22、源,哪些是再生的,哪些是不可再生的?2、 全班汇报交流3、 谈自己的想法。三、保护资源从我做起。1、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共同出主意。2、 以小组为单位,起草一份“我爱家乡,保护资源从我做起”的倡议书。3、四、自然资源是人类许多产品的重要原料。1、 阅读教材37 页的文字。2、 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这一方面的知识。五、小结。深刻体会人与地球的关系。板书设计宝贵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0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
23、:年月日No:16 课题生态系统的平衡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知道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2、加强学生对环境的关注。3、懂得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学情分析关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一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关事物链的知识多数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接触过。因此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事物链的图片与资料,使学生靠形象直观的图片来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学具教具收集食物链的图片与资料,动植物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教师出示同学们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认识:动物、植物都属于生物。生物和它周围的山、水、太阳等就构成俩生态系统。二、学习生态系统这方面知识。1、 看教材
24、 38 页的图片和文字自学。2、 教师补充这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这方面的知识。3、 让学生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4、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 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食物链的图片和资料。2、 阅读教材39 页最上面一段话,理解生态平衡。3、 引导学生对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进行深入探讨。5、 读 39 页的“知识点滴”中提到的“动态平衡”问题。教师可列举羊与草的关系来说明问题。6、 小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事物链:教学后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0
25、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授课时间:年月日No:17 课题黄色警灯已经亮起课时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环境污染的现象。2、 知道土地沙化、河流污染、森林被砍伐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3、 体会地球环境恶化的真实性与严重性。学情分析以前的学习中, 对环境污染这一话题学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地球家园由于人类的破坏而变得满目疮痍。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真正明白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与平衡的能力是有限的。学具教具收集有关环境遭到破坏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人类决不要轻易地去干预大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 2022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 教科书 年级 下册 品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