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专题质量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专题质量检测.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专题一-专题质量检测专题一-专题质量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A封建制度B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C奴隶社会的瓦解 D分封诸侯国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含义,即封邦建国,分封诸侯国的意思。答案:D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2、禅让制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制度,自秦朝开始建立。都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有效维护了周的统治。答案:B3(2010新课标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意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秦朝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打破了官员依靠血缘关系世袭的传统;郡县制下官员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来任免,实现了“公天下”,D正确。答案:D4下
3、图是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图片,这些省份的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山东简称鲁,源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鲁国。河南、河北、吉林分别简称豫、冀、吉,都与分封无关。答案:C5著名学者李慎之曾说:“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材料中的“封建时代”应是()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解析:史学界习惯称先秦时期为前史。先秦时期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分封制下,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尚未建立,故有“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的说法,故A符合题意。答案:A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
4、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下郡守的职责与权力。郡县制与以往的分封制不同,官吏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也没有封地,只是负责对本地的管理。因此D项表述错误。答案:D7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
5、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皇帝制度的核心即皇权至上,从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体现出来。答案:C8(2010全国卷)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儒学在唐宋时期长期居于独尊地位,排除A;社会上书籍匮乏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因此答案选B。答案:B9(2010江苏高考)诗
6、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世族依仗门第垄断高官。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故选C;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A不符合题意;察举制是汉朝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B不符合题意;由“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可知D不符合题意。答案:C10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
7、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C明朝废丞相制度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A、C、D三项都加强了皇权,而B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案:B11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永乐帝()A设立内阁制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C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明太祖话中之意在于废丞相后工作量剧增,为此永乐帝设内阁。答案:A12明朝的内阁距离
8、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理解能力,从题中关键信息1000米到50米,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D13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B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D
9、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相沿旧习”、“宜静不宜动”可知。答案:C14(2010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唐代谏官评议皇帝得失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故A、B不符合题意。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不符合题意。通过对比唐代和宋代
10、谏官的产生方式和职责可知,宋代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答案:D15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C皇帝任人唯亲D专制皇权加强解析:明初废丞相,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初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所以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专制皇权的加强。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6分,共40分)1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
11、料2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3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1)材料1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4分)(2)“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3)材料2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4分)(4)材料3是怎样评价两种政治制度的?(8分)解析:第(1)问应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字词,“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因此判断为分封制。第(2)问主要从分封制的消极影响来作答。第
12、(3)问应围绕郡县制的进步意义来作答。第(4)问则应实事求是地分析材料,顾炎武反对倒退实行分封制,同时也认识到了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初期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来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4分)(2)主要原因在于各封国以周王名义“授土”、“授民”,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壮大后必与周王朝相抗衡。(8分)(3)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4分)(4)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顾炎武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8分)17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
13、度?图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2分)(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6分)(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图表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从图一、二中明显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三体现了丞相被废除,图四反映了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省六部制。(2分)(2)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6分)(3)清朝。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6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2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