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啊.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啊.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13-2014学年度?学校8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A.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2 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
2、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4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和目镜都起放大作用 D.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5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 B老花镜C幻灯机 D放大镜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7放
3、映幻灯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厘米,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接近于()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8我们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则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20cmC.30cmD.40cm9某同学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看见了载物片上有一个很小的字母“L,若不用显微镜仍能看见,则他所看见的应是下列图中的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B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C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1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
4、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凸透镜D近视眼 凹透镜12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lO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13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手机靠近同学 B手机远离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14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
5、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是A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D潜望镜16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B图中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D图中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17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突然飞来一只昆虫粘在透镜的下面部分,则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
6、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18芳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镜19小红的两只眼睛明视距离是:左眼20厘米、右眼10厘米,她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分别选择的镜片是( )A:+100度 +600度 B:+600度 -100度C: -100度 +600度 D: -600度 -100度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20近视眼镜的镜片使用的是_透镜(选填“
7、凸”或“凹”)。21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成的像_(选“A段较粗”或“B段较粗”) 22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 cm,像的大小比物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_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24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
8、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_,当水滴滴到图中_(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25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26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处。27小明将奶奶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当距透镜5cm时,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一点,则老花镜的焦距约是 cm。28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 cm。29
9、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情形,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选填“A”、“B”或“C”)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题型注释)30如图所示,刘星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光具座上某一位置,可以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再移动光屏,_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能、不能)。0c m501009080706040302010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0、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
11、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 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题型注释)32 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3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根据图甲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合适的透镜。(2)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重为2N,它与传送带一起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M受力示意
12、图。(3)超市里的自动扶梯,有乘客时运行较快,无乘客时为了节能运行较慢。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设计这样的电路,请按照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中的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连接完整。其中R1是压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小,不受压力时阻值大),R2是限流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可减小电路中的电流)。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题型注释)34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13、2)小英将蜡烛从20cm刻度线处移至30cm刻度线处,她应向_透镜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题型注释)35小明的爸爸有副眼镜,小明观察发现:爸爸看书时常常会戴上眼镜,看电视或看远处物体口才又会摘下眼镜(1)请你猜想小明的爸爸配戴的眼镜是什么透镜制成的?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36照毕业像时,小红同学发现摄影师在学生前面某位置观察“取景”,又带着照相机向学生移近一些,并适当伸缩镜头后
14、才拍照,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照相机向学生移近的目的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七、综合题(题型注释)37“十一”去无锡市旅游的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甲乙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4分)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15、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答:拍摄 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3分)(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3分)38【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
16、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评卷人得分八、判断题(题型注释)【精品文档】第 7 页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可以首先判断该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然后结合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
17、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由图可知,当把眼睛片靠近眼睛时,发现眼睛被放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点评:此题既考查了对两种透镜的判断,又考查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2C【解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要使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必须使光进入眼睛前要发散一下;又知: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而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3D【解析】凸透镜成
18、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故选D4CD【解析】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和目镜都起放大作用。物镜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是正立放大的虚像。5A【解析】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好利用的是这一个原理;幻灯机是利用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透镜 及其 应用 单元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