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魏晋风度.doc
《从世说新语-魏晋风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世说新语-魏晋风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许明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3)摘 要:世说新语一书以记载魏晋士人的言行逸事为主。此书对魏晋社会政治、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士人之生活风貌、心理状态,莫不有真实记录,堪称“魏晋风度”之生动图画。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为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由此可知魏晋风度这一社会时尚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清谈;品题;任诞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09)12-0032-03Vol. 30 No.12Dec. 2009
2、第30 卷第12 期2009 年12 月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 版)Journal 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32-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一、清谈之风清谈即谈玄,魏晋士人重才性,亦不乏才华横溢之辈。魏晋风度的
3、表现形式之一,便是驰骋思辩的清谈之风。从世说新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清谈之主要特征:(一)互相辩难。魏晋玄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便是玄谈。名士们相聚而谈,剖玄析理,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一般采用辩难和讲座两种形式。讲座的形式是指一人单独树义讲论,听者不与讲者辩论,气氛比较和缓。辩难通常在两人之间进行,也可以一人对数人辩难,还可以数人互相辩难,甚至有一人自为客主,自己问难自己辩答的。如: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 。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世说新语文学第40 则)1这是两人之间的辩难,所谓“二家之美”,即是支、许
4、二人清谈的风度之美,四座鼓掌欢迎,但共嗟咏,不辩其理之所在。之所以产生这种效应,是因为他们完全陶醉在支、许谈玄论辩那种优雅风采的美感享受之中了。其他如文学篇第55 则“支道林、许、谢盛德”条,则是一人对数人辩难,文学篇第6 则“何晏为吏部尚书”条,则是自己问难自己辩答,兹不赘述。(二)追求优雅的风致。清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了高贵的身份和高雅的情趣,所以,仅有敏捷的才思是不够的;谈家的言谈举止还常常带有艺术化的装饰,呈现一种优雅的美感。2例如: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 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 。”既共清言,遂达三更。
5、 (世说新语文学第22 则)3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世说新语容止第8 则)4麈尾是清谈者手中所执之物用麈之尾毛做成扇状,以白玉或犀角为柄,清谈时挥运于手中,以助谈风。以上是说王衍清谈常常手执一白玉柄麈尾,因其皮肤白皙,所以麈尾的白玉柄与其手臂肤色如一,不可分别。其时士人对清谈的消极作用也有所察觉。如: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 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 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世说新语言语第70 则)5就魏晋时期动荡的政局而言,不营政事庶务,一味空谈只能误国害民,对
6、此,王羲之看得甚为透彻。二、品题之风品题,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品题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人物品题不但是世说新语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清”的审美精神。魏晋风度的美学特征,从总体倾向来看,可用一个“清”字去概括。刘熙在释名中说:“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6即还万事万物以本来的面目。也就是说“清”集纯净明澈与自然朴素于一体,是玄学精神的审美呈现。先秦两汉时期人物品藻也使用过“清”字,主要是取其道德品行和为官政绩方面的意思。魏晋时期尤其是魏正始以后的人物品藻中,“清”的含义则有了明显的转变,
7、融合了老庄精神和玄学义理,带有一种清虚玄远之美,超逸脱俗之美。在晋人的理解中,自然不仅培养了人的超越世俗的品格,又给人以熏陶,使之具备优美、从容、高雅的情趣。因此,可以说“清”结合了德性与美感的双重价值。7例如: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 ,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世说新语赏誉第12 则)8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世说新语容止第5 则)9诸如此类带有“清”字的品题不胜枚举。(二)关注仪容之美。审美的标准取代功利实用的标准,必然又导致人物品藻活动中对仪容之美的特别关注。先秦两汉时期,儒家对仪容的讲究,只局限在正统伦理道德和政治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并作
8、为附属物来予以承认。汉末魏初则注重“英雄”与“才能”的人物品藻标准,但这时对容貌的讲究仍主要是为了实用。人物品藻自正始玄学兴起以后,则异于前代,如: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 ,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 ,委顿而返。 (世说新语容止第7 则)10本条对仪容之美的注重,抛开了礼法的约束,赋予人的仪容美以独立的意义,由此可见仪容之美在当时的重要性。(三)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受魏晋玄学“得意忘象”和佛学“略形取神”审美标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物品评活动开始重视人的内在神韵。这一点于东晋士人中表现得尤为自觉:何晏七岁,明慧若神。 (世说新语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 魏晋 风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