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模拟题项目质量管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模拟题项目质量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分类模拟题项目质量管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项目质量管理 (1)利用缺陷分布评估来指导纠错行动,这是 (1) 的要求。 A趋势分析 B项目检查 C项目控制 D帕累托分析(Pareto) 答案 (1)D 分析 通常,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散点图、核对表和趋势分析等,此外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还用到检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帕累托分析是确认造成系统质量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方法,一般借助帕累托图来完成分析。帕累托图来自于帕累托定律,该定律认为绝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产生丁相对有限的原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80/20定律,即20%的原因造成80%的问题。 帕
2、累托图又叫排列图,是一种柱状图,按事件发生的频率排序而成。它显示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缺陷数量或不一致的排列顺序,是找出影响项目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土要因素的方法。只有找出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即项目组应该首先解决引起更多缺陷的问题,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帕累托图表是历史数据图表。按照频度排序,显示识别出现的原因引起了哪些结果。项目小组应该首先处理造成最大缺陷的问题。帕累托图表与帕累托法则有概念上的联系,认为小数量的原因可以引起大量的问题。 趋势分析是指运用数字技巧,依据过去的成果预测将来的产品。趋势分析常用来监测以下问题。 (1)技术上的绩效:有多少错误和缺陷已被指出,有多少仍未纠正。 (2)成
3、本和进度绩效:每个阶段有多少活动的完成有明显的变动。 (2)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但是进行质量控制也需要定的成本, (2) 可以降低质量控制的成本。 A进行过程分析 B使用抽样统计 C对全程进行监督 D进行质量审计 答案 (2) B 分析 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和技术有直方图、控制表、因果图、排列图和趋势分析,以及检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前5种方法都是分析方法,而后两种则是经常采用的质量控制手段。 抽样统计包括抽取总体中的一个部分进行检验(例如,从一份包括75个源程序的清单中随机抽取10个)。适当的抽样调查往往能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检验包括测量、检查和测试等活动,目的是确定项目成果是否与要求相一致。
4、检验可以在任何管理层次中开展(例如,一个单项活动的结果和整个项目的最后成果都可以检验)。检验有各种名称,如复查、产品复查、审查,以及评审等。 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例如,程序运行结果中的差异是否因随机变量所产生,是否必须对突发事件的原因查清并纠正等)。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凋整。这个程序可能为了得到改进而有所变动,但只要它在控制范围之中,就不应人为地去调整它。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各种类型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
5、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 排列图是一种直方图,由事件发生的频率组织而成,用以显示多少成果是产生于已确定的各种类型的原因的。等级序列是用来指导纠错行动的,项目小组应首先采取措施去解决导致最多缺陷的问题。 因果图又称Ishikawa图、因果分析图、石川图或鱼骨图,用于说明各种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与所产生的潜在问题和影响之间的关系。因果图法是全球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首先确定结果(质量问题),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每个分支都代表着可能的差错原因,用于查明质量问题可能所在和设立相应检验点。它可以帮助项目班子事先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质量问题,然后,帮助制定解决这些问题
6、的途径和方法。 (3)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计划编制阶段的输出结果包括 (3) 。 A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建议的预防措施、质量检查单、过程改进计划 B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质量检查单、过程改进计划、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C质量度量指标、质量检查单、过程改进计划、项目管理计划 D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建议的预防措施、过程改进计划、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答案 (3)B 分析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项目质量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三个过程。质量计划编制判断哪些质量标准与本项目相关,并决定应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项目质量保证过程定期评估项目总体绩效,建立项目能达到相关质量标准的信心。
7、项目质量控制过程监测项目的总体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找出消除不合格绩效的方法。 在项目质量的训划编制过程中,重要的是确定每个独特信息系统项目的相关质量标准,把质量计划到项目产品和管理项目所涉及的过程之中。质量计划编制还包括以一种能理解的、完整的形式传达为确保质量而采取的纠正措施。在项目的质量计划编制中,描述能够直接促成满足顾客需求的关键因素是很重要的。关于质量的组织政策、特定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产品描述,以及相关标准和准则都是质量计划编制过程的重要输入。质量计划编制的重要输出是,质量管理计划和为确保整个项目生命周期质量的各种检查表。 质量计划编制的输出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管
8、理计划:是整个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它描述了项目的质量策略,并为项目提出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提高和项目持续过程改进方面的措施。它提供质量保证行为、评估。设计评审、质量核查和代码检查。 (2)质量度量指标:应用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为了进行质量度量,必须事先进行操作定义,操作定义是用非常专业化的术语来描述各项操作规程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质量控制程序对它们进行检测。 (3)质量检查单:是一种组织管理手段,通常是正业或者专门活动中的管理手段,用以证明需要执行的一系列步骤已经得到贯彻实施,在系统集成行业就是常用的测试手册。 (4)过程改进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补充。过程改进计划详细描述了分析
9、过程,可以很容易地辨别浪费时间和无价值的活动,可以增加对客户的价值。 (5)项目管理计划(更新):包括辅助的质量管理计划和过程改进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和其辅助计划的变更请求(增加,修改,修订)要通过综合变更控制进行处理。 (4)某ERP系统投入使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系统变慢,进行了初步检测之后,要找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最好采用 (4) 方法。 A质量审计 B散点图 C因果分析图 D统计抽样 答案 (4)C 分析 有关选项的意义,请读者参考(2)题节的分析。 在本题中,某ERP系统投入使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系统变慢,进行了初步检测之后、要找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适合采用因果分析图,将各类问题
10、列出,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5) (5) 是质量计划编制过程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A因果分析 B基准分析 C质量检查单 D蒙特卡罗分析 答案 (5)B 分析 在进行质量计划编制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基准分析、实验设计、质量成本等。 基准分析是将实际实施过程或计划之中的项目做法与其他类似项目的实际做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改善与提高目前项目的质量管理,以达到项目预期的质量或其他目标。其他项目可以是执行组织内部的项目,也可以是外部的项目,可以是同一个应用领域的项目,也可以是其他应用领域的项目。 因果分析、质量检查单是质量控制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蒙特卡罗分析技术一般用于风险定量分析
11、。 (6)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叙述, (6) 是错误的。 A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针对项目的管理过程和项目产品 B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计划编制,建立质量体系,执行质量保证 C质量保证是一项管理职能,包括所有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而建立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活动 D变更请求也是质量保证的输入之一 答案 (6)B 分析 项目质量管理针对项目的管理过程和项目产品,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三个过程。 (7)关于常用质量术语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7) 。 A预防是把错误排除在过程之前 B检查是把错误排除在产品交付之前 C随机原因是指异常事件 D如果过程状态超出了控制限度,则应
12、调整过程 答案 (7)C 分析 随机原因引起正常过程偏差,特殊原因引起异常事件。 评价软件的质量通常可以从产品运行、产品修改和产品转移二个不同角度来进行。除了软件应满足产品规格说明的正确性和保证运行效率以外, (8) 和 (9) 也是产品运行期间影响软件质量的两个质量因素,其中 (8) 是指在遇到意外时系统能做出适应反应的程度。可维护性是影响产品修改的一个质量因素,它主要包括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 (10) 。一般认为, (11) 是影响产品转移的一个质量因素。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在开发过程的各阶段进行 (12) 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8)A灵活性 B可重用性 C适应性 D健壮性 (9)A适应性
13、B健壮性 C可理解性 D可用性 (10)A可测试性 B可移植性 C适应性 D健壮性 (11)A灵活性 B可重用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12)A验收测试 B用户培训 C软件评审 D文件修改 答案 (8)D (9)D (10)A (11)B (12)C 分析 软件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生产高质量的软件。有多种软件质量模型来描述软件质量特性,著名的有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和McCall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系统主要的软件质量属性有: (1)性能(Performance)。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
14、件做山响应,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事件的个数。经常用单位时间内所处理事务的数量或系统完成某个事务处理所需的时间来对性能进行定量的表示。性能测试经常要使用基准测试程序。 (2)可靠性(Reliability)。软件系统在应用或系统错误面前,在意外或错误使用的情况下维持软件系统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可靠性通常用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来衡量。 可靠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容错性(Fault-Tolerant)和健壮性(Robustness)。 容错性是在错误发生时确保系统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系统 项目 管理 分类 模拟 质量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