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部分专题化学实验综合检测讲解 .pdf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部分专题化学实验综合检测讲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部分专题化学实验综合检测讲解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化学实验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8 分) 1(2015高考全国卷,7,6 分) 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选C。A项,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水性材料,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干燥剂;B 项, P2O5极易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磷酸,酸有腐蚀性,且偏磷酸有毒性,故不能用P2O5作食品干燥剂;C
2、 项, CaCl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生成六水合氯化钙(CaCl26H2O),故不能用六水合氯化钙作食品干燥剂;D项,吸水性植物纤维无毒、无味,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技术手段或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电子天平可直接称出某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B用 pH计测定溶液的pH C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 溶液D用量热计测定某些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解析:选 A。电子天平虽然很灵敏,但其量程和一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称不出一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A错。pH计可以很精确地测定溶液的pH ,B对。移液管和滴定管的读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C对。测反应热要用量热计,
3、D对。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B石蕊、酚酞等酸碱指示剂均可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都应垫上滤纸称量D滴定管以及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解析:选D。A 项,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可以垫上石棉网加热,错误;B 项,一般不用石蕊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错误;C项,若称量腐蚀性药品需用小烧杯,错误。4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中和滴定实验中,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用润湿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 ,测定结
4、果不一定有误差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将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所测中和热值偏低解析:选B。A 项,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无需用待测液润洗,正确;B 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 偏大,错误; C项,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中性溶液中加水pH 不变,正确; D 项,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若将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会造成热量的散失,导致所测中和热值偏低,正确。5(2016甘肃高三第一次诊断)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5、-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A用图 1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B用图 2 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 CH3COOC2H5的混合物C用图 3 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用图 4 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l3解析:选 C。图 1,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错误;B项, Na2CO3与 CH3COOC2H5互不相溶,只需要分液即可分离,错误;D项,蒸干 AlCl3溶液得不到无水AlCl3,因为 Al3会发生水解,错误。6(2015高考浙江卷) 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 SO24或 SO23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解析:选B。A 项,新制的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试纸褪色,将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褪色,无法检测pH,A项错; B项,做蒸馏实验时,忘记加沸石,要等到液体冷却以后再加沸石,否则在热的液体中直接加入沸石
7、容易引起液体暴沸,B项正确; C项,在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BaSO3,也可能是AgCl,它们都不溶于稀硝酸,C项错; D 项,要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先把样品溶解于水,加热蒸发,析出晶体,过滤,将所得晶体做同样处理,重复35 次, D项错。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NH4Cl 受热不分解B 将铜丝向下移动使其与浓硝酸接触产生红棕色气体,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用该装置制备NO2C 光照试管颜色变浅, 出现油状液滴,产生少量白雾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 打开分液漏斗右侧试管
8、中出现白色沉淀酸性:HNO3H2CO3H2SiO3 解析:选C。NH4Cl 受热分解生成NH3和 HCl,NH3与 HCl 遇冷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A 项错误;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错误;浓硝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NO3也能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硅酸钠反应,无法证明一定是H2CO3与硅酸钠反应,D项错误。8(2015高考全国卷,13,6 分) 用
9、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 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 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 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解析:选D。A项, Na2CO3和 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NaOH 发生中和反应, 再与 Na2CO3分步发生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 CO2 H2O,因此开始阶段滴加稀盐酸,中不产生气泡。B项,常温下,浓硝酸与铝条发生钝化,铝条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
10、薄膜,阻止内层铝与浓硝酸继续反应,中观察不到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现象。C项,将 AlCl3溶液滴加到浓NaOH溶液中,由于NaOH 过量,发生的反应为 AlCl3 4NaOH=NaAlO23NaCl2H2O ,得不到大量白色沉淀。D 项, KMnO4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H2C2O4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MnO45H2C2O46H=2Mn2 10CO2 8H2O,由于 MnO4被还原为 Mn2,中 KMnO4酸性溶液逐渐褪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2 分) 9(12分) 硫酸锌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领域。工业上由氧化锌矿( 主要成分为 ZnO ,另含
11、 ZnSiO3、FeCO3、CuO等) 生产 ZnSO47H2O的一种流程如下:(1) 步骤包括酸浸和过滤两个操作。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的目的是_ _ 。过滤时,为防止堵塞,过滤装置需经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其清洗原理是_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步骤中, 在 pH约为 5.1 的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生成Fe(OH)3和 MnO(OH)2两种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步骤所得滤渣C的主要成分是_ _ 。(4) 取 28.70 g ZnSO47H2O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12、-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步骤中的烘干操作需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 。68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_。aZnO bZn3O(SO4)2cZnSO4dZnSO4H2O 解析: (1) 通入高温水蒸气目的是升高温度,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以加快反应速率;在步骤中硅酸锌与硫酸会产生硅酸胶状沉淀,影响过滤。(4) 从图中可以看出ZnSO47H2O受热易分解, 所以干燥时应减压降温干燥。此题可以根据热重分析的一般思想,用排除法得到答案。B点物质为Z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部分专题化学实验综合检测讲解 2022 年高 化学 复习 部分 专题 实验 综合 检测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