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pdf
《2022年五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五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主 备 人曾燕课题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4 个生字,会写 7 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教学重难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课时2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牧童(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2.交
2、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4.师配乐范读。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 /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
3、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6.指名生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生互动交流。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 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 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去感受田园生活
4、的诗情画意。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二、学习舟过安仁(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
5、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背诵两首诗。第 二 课 时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 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 一般分为上下两阙, 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二、初读
6、课文,了解大意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2.生各抒己见。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
7、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 “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六、布
8、置作业,积累升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比赛。板书设计:5.古诗词三首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反思:课题6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9 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
9、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课时2 课时课前准备1.电影城南旧事片断。 2.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了解小说城南旧事。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
10、,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1)看骆驼咀嚼。( 2)看骆驼脱皮毛。( 3)关于铃铛的遐想。( 4)怀念骆驼队。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四、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
11、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1.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板书设计:反思:课题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8 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
12、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四、汇报交流1.文章开头
13、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生机勃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园子的自由:动植物比喻 排比 拟人我的自由:栽花、拔草反思:课题8 童年的发现教学
14、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7 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课时2 课时课前准备1.回忆
15、自己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五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2022 年五下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