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九十三金属晶体 .pdf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九十三金属晶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九十三金属晶体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考点九十三金属晶体聚焦与凝萃1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2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3利用模型分析石墨晶体的结构特点;4了解金属晶体的常见基本堆积模型及空间利用率的计算。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金属键1概念: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围电子形成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2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3本质: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叫静电作用。4特征: 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5成键条件:金属单质或合金。6影响因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及所带电荷的多少。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
2、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大,金属键越强。7决定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升华热)来衡量。金属的原子化热(升华热)是指1 mol 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也就是拆散金属晶格所需的能量。显然,金属的原子化热越大,则金属键越强。金属键的强度(用原子化热衡量)主要决定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价电子数) 。随原子半径的增大,原子化热逐渐减少,金属键逐渐减弱。如从Li 到 Cs原子化热递减,金属键由强到弱递变。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价电子数)越多,则原子化热越大,金属键就越强。8金属熔、沸点的比较: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越多,
3、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就越强,金属键也就越强,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例如,熔、沸点:NaMg Al 。9对物理性质的影响:通常,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二、金属晶体1概念: 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作用形成的单质晶体,叫做金属晶体。2金属的性质( 1)导热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2 电子气中自由电子通过运动把能量从高温区传到低温区。金属的导热性也与金属晶
4、体里自由电子的运动有关。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从而引起两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一部分受热时,在那个区域里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快,于是通过碰撞,自由电子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金属容易导热就是由于自由电子运动时,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导电性好的金属导热性也好,常见金属导电导热能力大小比较(由大到小顺序)AgCuAuAl ZnPt SnFePbHg。( 2)导电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气中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没有外加电场存在时是自由运动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而形成电流,呈现良好的
5、导电性。金属受热后,晶体中的金属离子振动加剧,阻碍着自由电子的运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3)延展性:原子之间相对滑动,而金属键仍然存在。金属有延展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滑动以后,各层之间仍保持着这种相互作用,在外力作用下,金属虽然发生了变形,但不会导致断裂。但有少数金属,如锑、锇、锰等性质较脆,没有延展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滑动以后,各层之间仍保持着这种相互作用,不会导致断裂,一般金属具较好的延展性。注意有
6、少数金属,如锑、锇、锰等性质较脆,没有延展性,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 4)金属晶体的熔点变化规律金属晶体熔点变化差别较大。如:汞在常温下是液体,熔点(-38.9 )很低,而铁等金属的熔点( 1535)很高。这是由于金属晶体紧密堆积方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力不同而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同类型的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由金属阳离子半径、所带的电荷数、自由电子的多少而定。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自由电子越多,相互作用就越大,熔点就会相应升高。例如:熔点K NaMg Al ,Li NaKRbCs。( 5)金属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关系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1类型:名师资料总结 -
7、-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3 ( 1)紧密堆积:微粒间的作用力,使微粒间尽可能地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2)空间利用率:空间被晶格质点占据的百分数。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3)配位数:在晶体中,与离子直接相连的带异电荷的离子数称为配位数。( 4)非密置层和密置层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放置得到两种方式,一是每个金属原子周围有4 个原子与其相邻;即配位数为4,为非密置层。 二是每个金属原子周围有6 个原子与其相邻,
8、配位数为6, 为密置层。非密置层密置层所谓密堆积结构是指在由无方向性的金属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等结合的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粒总是趋向于相互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堆积密度大的那些结构。密堆积方式由于充分利用了空间,从而可使体系的势能尽可能降低结构稳定。2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的堆积方式( 1)简单立方堆积:此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只含一个原子,配位数为 6。该种方式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属于非密置层型。如下图所示:简单立方堆积( 2)钾型:非密置层的另一种堆积方式(如下图),是将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配位数为8。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
9、率比简单立方堆积高,碱金属属于此种堆积方式。钾型( 3)镁型和铜型密置层的原子按上述钾型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的堆积方式镁型和铜型。镁型,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铜型,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4 镁型铜型镁型和铜型属于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率均为74,但所得晶胞的形式不同。3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对比堆积模型采纳这种堆积的典型代表空间利用率
10、配位数晶胞简单立方Po(钋)52% 6 钾型( bcp)Na、K 、Fe 68% 8 镁型( hcp)Mg 、Zn、Ti 74% 12 铜型( ccp)Cu、Ag、Au 74% 12 四、混合晶体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共价键,每一个碳原子以三个共价键与另外三个原子相连。六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正六边形的环,伸展成片层结构,这里键的键长皆为142 pm ,这正好属于原子晶体的键长范围,因此对于同一层来说,它是原子晶体。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p 轨道,它们相互重叠。电子比较自由,相当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导热和导电,这正是金属晶体特征。因此也归类于金属晶体
11、。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相隔340 pm ,距离较大,是以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即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晶体。但是,由于同一平面层上的碳原子间结合很强,极难破坏,所以石墨的溶点也很高,化学性质也稳定。所以,石墨是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一种混合型晶体。隐性考点一、难点、疑点金属性质表现的多样性 1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铯等。 2金属晶体硬度有的很大,如铬;有的很小,如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九十三金属晶体 2022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考点 九十三 金属 晶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