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ppt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苏晓春 (厦门大学财政系 ) 杨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2,研究的出发点,养老保险制度的两种现有模式: 现收现付制 基金积累制 在上世纪的后几十年内 ,改革的主流是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这种转变也被称作养老金私有化改革,3,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下去。 传统上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以福利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封进,2004 ),4,研究的出发点,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源于Browning (1975)的研究,他认为民主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规模归因于和中位投票者年龄有关的政治因素。 这一
2、论断引发了众多关于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模型的相关文献 。,5,研究的出发点,Vincenzo Galasso,Paola Profeta(2002)考虑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治可行性,他们认为利益集团模型是对社会保障的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口方面进行考虑。改革的政治可行性有赖于对债务的处理即转型成本转移给下一代,要接受由于私有化导致的债务。,6,研究的出发点,Verhoeven 和Verbon(1991)、Verbon和Verhoeven(1992)提出,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结果是会提高他们的政治权力和养老金收益 。 Cooley and Soares (1999)发现,1980年前后养老金私
3、有化改革得到了普遍的支持。他们解释改革得以实行的条件是,转型期的养老金收益部分地由举债筹集,在这种情况下,私有化的成本转移到将来的下一代人,所以当代人会更加赞成改革。,7,研究的出发点,Mulligan和Sala-i-Martin(1999)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再分配政策,是不同利益群体各自发挥作用的结果。 类似文献仍有很多,8,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关于应该实行哪种养老保险制度,学术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讨论。 存在三种观点,一类是主张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DB),一类是实行完全的基金积累制(DC),另外一类是主张实行名义账户制(NDC) 。
4、对此王新梅(2005)做过系统的概述。,9,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中国为何选择现在的制度,今后将选择怎样的道路,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封进(2004)强调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与公平和效率的交替和协调有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对养老保险的选择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养老保险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来实现。,10,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ames(2001)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最初源于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互动 ,当养老保险实现社会统筹,并向多支柱模式转轨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时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制度中的参数设计,降低养老保险体系的
5、隐性债务。 Feldstein(1999)对中国问题开出的药方是走向基金制 。 赵耀辉和徐建国(2001)强调削减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再分配功能 。 ,11,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讨论最为热门的是是否要实行名义账户制(NDC)。 对此王新梅(2005)做过系统的概述 : Takayama(2002)认为实行NDC可以避免转轨成本问题。 郑秉文(2003)也主张中国实行NDC模式,他认为这是向完全积累制顺利过渡的途径。 封进(2004)考虑中国应该实行具有代内再分配功能的现收现付制。 王新梅(2005)则认为多数成熟的发达国家其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并不采取积累制,也没有向积累制过渡的打算,因此中国
6、在将来也不宜考虑采用积累制,她主张实行完全的名义账户制(NDC)。 ,12,本文的思路和结构安排,线索中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 要说明的问题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双方是如何推动改革的进行的。 制度的设计和选择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制度的供给者即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运行,选择实行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制度需求方即养老金的参与者企业和个人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也对养老保险制度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3,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49年9月,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第32条规定,在企业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 。 1951年政务院颁
7、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政务院1951年2月26日政秘字134号命令) 1958年,中国基本建立了统一的退休制度。 1969年,企业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被迫废除 。由于社会保险的专门管理机构工会被撤销。,14,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符合当时政府和企业要求。 城镇人口所接受的社会保障表现为单位保障制度 。 企业的养老保险最终是由政府财政直接安排 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 财政安排“统收统支、政企不分” 。 中国选择计划经济,就意味着对市场经济的全盘否定。社会保障制度也自然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延伸,其目的自然不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是履行“慈善”政府的职责。,15,二.中国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养老 保险制度 变迁 经济学 分析
限制150内